长沙一倾盖,情好如埙篪。
间关十寒暑,何时不相思。
君为睢邸教,再挹冰玉姿。
升堂拜寿母,摩顶识馨儿。
叙旧方恋恋,临分转依依。
自是成鸿燕,羽翼竟差池。
音问久不接,清宵梦见之。
鱼腹得尺素,羊胛经几炊。
陈雷不可作,千载同襟期。
【注释】
①长沙:指作者的故乡。倾盖:车盖相接,比喻意气相投。埙与篪(xūn chí):两种吹奏乐器。
②间关:往来不绝的声音。十寒暑:十年之中。
③睢邸:即睢阳。王叔文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任江陵(今属湖北)节度使,次年被贬为开州司马,后迁至柳州(今广西柳州市)。
④挹:舀取,引申为推举、引荐。冰玉:比喻清正廉明的品质。姿:风度,仪态。
⑤升堂拜寿母:指拜见母亲。摩顶:指尊敬老人,形容对父母十分孝顺。馨儿:指贤德的儿子。馨:美好。
⑥成鸿燕: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成:完成。这里用其本义,指飞到南方的高空。
⑦羽翼:指鸟的翅膀。差池:不协调。
⑧音问:书信。梦见之:梦中见到他。
⑨鱼腹得尺素:传说孔子曾从鲁国渔人那里得到一张写有“鱼”字的帛,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事见《论语》。羊胛经几炊:指家书中的羊胛肉已经煮了几次。
⑩陈雷:指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不可作:不可以这样做。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思念之情。前四句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长沙一倾盖,情好如埙篪”是说在长沙相遇时,两人一见如故,情同手足。“间关十寒暑,何时不相思”则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分别后,每逢寒冬酷暑,都忍不住想念起对方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体现了两人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接下来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相处的日子。“君为睢邸教,再挹冰玉姿”,意思是您在睢阳教书,再次见到了你那清正廉洁的风采。而“升堂拜寿母,摩顶识馨儿”则是说您升堂拜见您的母亲,并亲自为她擦拭头发以示敬爱,可见你对母亲的孝顺和尊重。最后四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自是成鸿燕,羽翼竟差池”意味着自从你成为高飞的鸿雁后,你的翅膀却变得不协调了。这既是对自己与友人分别后心境的一种描写,也是对朋友未来前程的一种祝福。而“音问久不接,清宵梦见之”则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到朋友的消息,所以在夜晚常常梦见他。而“鱼腹得尺素,羊胛经几炊”则更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鱼腹中的信札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行字,但里面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羊胛上的肉经过多次烹煮,也已经变得有些发硬,但仍然可以品尝到它的美味。这些细节描写都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