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内笳声咽,幡幢蔽九关。
龙輴菆禹穴,马鬣等秦山。
会奠风云惨,垂洟雨露潸。
伤心未央殿,时节玉卮间。

【注释】

北内:皇宫北面。笳声咽:胡乐悲凄,声调低沉。幡幢:古代仪仗中的旗帜,也指旌旗。九关:古关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轓(yù):车辕前端横木,用以驾马。菆(wěi):土灶。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居住的地方,在今山东泰安南。龙輴:用牛车载着的祭器。菆(wěi):土灶。马鬣:马颈上垂下来的长毛。等:比得上。秦山:即华山,在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会(huì)奠:举行祭礼。云(yún)雨(zǎn):天气。惨:凄凉。垂(chuí)涕:流眼泪。玉卮(zhī):酒器,盛酒的器皿。间:之间,指帝王陵墓附近。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高宗皇帝的挽诗。诗人从吊唁的角度出发,着重描绘了高宗生前的功德、遗德和死后的哀思。诗中写高宗生前,有“北内笳声咽”“幡幢蔽九关”,说明高宗在位期间,曾以文韬武略统一中原,使国家强盛,国势强盛而天下安宁。“龙輴菆禹穴,马鬣等秦山”写高宗在泰山封禅祭天时的隆重场面,表明高宗是一代英主,功盖三皇五帝,威镇四海九州。“会奠风云惨,垂涕雨露潸”则写他临终时的情景。风云惨淡,雨露潸潸,表现了他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也表现出他的人格之美。最后两句说高宗死后,人们伤心地到未央宫去凭吊他,并把祭器放在皇帝陵墓附近,以示敬仰之情。

此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全诗共四句,前二句描写高宗生前的功德;后二句写高宗死后的悲哀。全诗语言平实,不加藻饰,却能生动地表现了高宗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高宗的哀悼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