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须象罔得玄珠,可免小儿轻侮笑。
【注释】
游湖:游览西湖。
象罔:象牙,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玄珠:指道法。
小儿轻侮笑:意指小孩子不懂事,容易受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时在杭州任通判的苏轼,与同僚苏辙、刘季孙等同游钱塘西湖,并赋诗分韵。苏轼在诗中以“会须象罔得玄珠”起句,用寓言的形式,表明自己对佛学的理解。“象罔”(xiàng wǎng)是传说中海鸟名,《庄子·外物》说它的眼睛像罔(网),所以能够捕获鱼。苏轼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心如止水,不被外界所惑,就像这只会捕鱼的海鸟一样;而“玄珠”,指的是道家所说的“玄珠”,即道家修炼中的内丹。苏轼认为只有通过修炼才能得到真知灼见。
下句“可免小儿轻侮笑”,则是说那些幼稚无知的人,是不会理解他的高深思想的,他们只是轻易地嘲笑他、讥讽他。这是苏轼在自我解嘲,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认识。
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哲理又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