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
行人过于此,那得不相思。

【注释】

上郡:郡名,今陕西榆林地区。南三十里:指太行山东麓的南坡。相思亭(xīsāixīng tíng):在山西永济县西南,太山脚下,汾河两岸。杜甫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诗即作于这一时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上郡所作。当时边事紧张,杜甫由延安赴奉先(今陕西蒲城),路过上郡。他看到这里风景优美,但国难当头,人民生活艰难,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五言诗。第一句写亭子的位置和特点;第二句点明自己过此,是因为有公务;第三句写自己过此,是因为有“烽火”之忧;第四句写自己过此,是因为有“家书”之急;最后两句,抒发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首联“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这是说,山岭上的两条河流,仍然知道在合适的时节会合在一起。

颔联“行人过于此,那得不相思”:这是说,像我这样行走的人过这地方,怎能不想家呢?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连绵不断三个月,家中寄来的书信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因为只有这些信能解除我的思乡之情。

尾联“安得促席慰所思,为君一樽酒”,意思是说,怎样才能使我的心情得到安慰呢?请给我一樽美酒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