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
蓻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
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
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

【注释】

贤者非无心:贤者(有才德的人)并不是没有心计。

园夫自临课:园中的管理者亲自来管理。

蓻植: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

青葱: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春茹擢:指春天的笋尖向上生长的样子。

秋英堕:指秋天的菊花凋零飘落的样子。

郢中人:郢州的人,这里指楚国的郢人。

逸唱高难和:高超的歌声很难再被人模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兰的生长过程,赞美了兰的高洁品质。全诗语言朴素,寓意深远。

开头两句“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诗人以“贤者”自比,说自己并非没有心思,而是像园丁一样精心地培育着兰花,使它们茁壮成长。这两句既写出了兰花生长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对兰花的精心照料。

第三、四句“蓻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生长过程。“蓻植”即多年生兰草,它经过不断地生长,最终开出美丽的花朵。“芬芳时入座”则形象地描绘了兰花香气浓郁,令人陶醉的情景。

最后两句“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则描写了兰花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春天的时候,嫩芽儿从地下冒出头来;而到了秋天,又结出了晶莹剔透的花朵。这两句既表现了兰花的生长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兰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则是诗人的点睛之笔。他借屈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心情。屈原曾因被排挤而投江自尽,但后来人们却纷纷效仿,争相投江。诗人感叹自己正处在这种环境之中,感到十分苦恼。而那些高雅的歌声,却因为难以模仿而无人能和得上来。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兰的高洁品质,又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