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摄相
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注释与解析:
诗句一: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 惜无百里地封君: 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拥有广阔土地的遗憾。
- 摄相区区道屡伸: 暗示尽管地位卑微,但依然在政治舞台上努力表现自己的角色。
诗句二: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 少正将身膏斧刃: 描述了一种悲惨的局面,即被贬为小吏的人可能被用刑致死。
- 侏儒流血污车轮: 进一步强调了无辜者的苦难,他们甚至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诗句三: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 方令鲁国知王法: 表明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其他国家也开始尊重法律和正义。
- 自此齐侯畏圣人: 指出这种政治手段使其他诸侯国也敬畏圣人的政治理念和能力。
诗句四: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 昔放四凶诛二叔: 提到了古代历史上对某些权臣的处罚,如放逐和诛杀。
- 舜周功业殆同伦: 强调了舜帝的治国理念,其功绩与远古的圣贤相比不遑多让,显示出极高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标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个短句描绘了一个政治场景,展示了一位政治家即便处于不利的地位,仍努力维护法律和正义。诗中反映了权力斗争和政治策略的主题,同时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如舜帝的敬仰。通过这些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反映了个人对于公正和法律的坚持,以及对于权力滥用和法治原则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