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一亩枕溪棱,阶下杉松缠古藤。
常爱园林深似隐,不嫌门户冷如僧。
麦宜过社犹催种,山近经秋却懒登。
已把壮心闲顿置,少年莫要苦相憎。

注释:

幽居一亩枕溪棱,阶下杉松缠古藤。

常爱园林深似隐,不嫌门户冷如僧。

麦宜过社犹催种,山近经秋却懒登。

已把壮心闲顿置,少年莫要苦相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田园的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幽居一亩枕溪棱”,描写了诗人隐居在一片一亩大小的土地上,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溪流,环境优美宁静。这里的“溪棱”指的是溪流中的石头,诗人以“枕”字形容自己的住所与溪流亲密无间。

二句“阶下杉松缠古藤”,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住所周边的环境。杉树和松树交织在一起,缠绕着古老的藤蔓,给人一种古朴、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缠古藤”形象地表现了植物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接下来两句“常爱园林深似隐,不嫌门户冷如僧。”,诗人表达了他对园林深深的喜爱和向往。他认为园林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神秘,仿佛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同时,他也不嫌弃门户的冷清,反而觉得这样的门户更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味。这里的“深似隐”和“冷如僧”都是用来形容园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方式的喜爱。

第四句“麦宜过社犹催种,山近经秋却懒登。”,诗人又转向了农田生活。他认为麦子应该在节日过后就开始播种,但现在却因为天气原因迟迟不能播种,这让他有些无奈。同时,他也认为秋天接近时,他应该开始登山欣赏美景,但是现在他却因为懒散而没有这个打算。这里的“催种”和“懒登”都是用来形容农田和登山生活的不便之处。

最后两句“已把壮心闲顿置,少年莫要苦相憎。”,诗人总结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他已经把原本想要实现的梦想和抱负暂时搁置下来,不再追求名利。他劝告年轻人不要过于苛求自己,也不要相互憎恨。这里的“壮心”指的是诗人曾经拥有的豪情壮志,“闲顿置”则是表示现在已经不再追求这些。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