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老去腹宁饕,但喜衡阳纸价高。
乍暖风光如扑絮,相欢人意似投醪。
家留溪上久漂泊,信断淮南非驿骚。
风浴舞雩那可缓,春衣替尽禦寒袍。

翌日早起再用昨夕韵呈二丈柳州老去腹宁饕,但喜衡阳纸价高。

乍暖风光如扑絮,相欢人意似投醪。

家留溪上久漂泊,信断淮南非驿骚。

风浴舞雩那可缓,春衣替尽禦寒袍。

注释:

翌日:第二天。

早起:清晨起床。再用:再次用。

昨夕:昨晚。韵:押韵的诗。

二丈:指作者的朋友李昂。

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老去:年纪大了。腹宁饕:肚子不饿了。饕:贪食。

衡阳:古地名,今属湖南省,衡阳产纸张。纸价高:纸张价格昂贵。

乍暖:突然变暖。风光:景色。如扑絮: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相欢:相互欢庆。人意:人心。似投醪(láo):好像投入酒中一样。

投醪:把酒倒入酒杯。人意:人心,人的心意。

家留溪上:在溪边居住。久漂泊:长时间在外漂泊。

信断:书信中断。淮南:古代地区名,在今天中国安徽省淮河以南一带。非驿骚:不是驿传中的骚人。

风浴:沐浴在春风里。舞雩(yú):古代求雨的一种祭典,也用来比喻作诗。那可:哪里可以。

春衣:春天的衣物,指新做的春装。代尽:全部换成。御寒袍:保暖的外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朋友李昂生日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怀之作。

首句“柳州老去腹宁饕”,诗人以“柳州”为题,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对美食不再有欲望的心情。这里的“腹宁饕”指的是肚子不再贪婪地吃,而是满足于眼前的简单食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次句“但喜衡阳纸价高”,诗人转而赞美衡阳地区的纸张价格上涨,可能是因为当地的造纸业发达,或者是因为衡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运输等原因。这里的“纸价高”既是对当地经济的繁荣表示赞赏,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无法回家过年的无奈和失落。

第三句“乍暖风光如扑絮”,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春风拂过,柳絮飘飘。这里的“乍暖”是指突然变暖,“风光如扑絮”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第四句“相欢人意似投醪”,“相欢”是指彼此之间的欢乐,“人意”是指人们的心情,“投醪”则是将酒倒入酒杯的动作,这里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

第五句“家留溪上久漂泊”,诗人回忆自己在溪边居住的日子,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很长时间的漂泊生活。这里的“久漂泊”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第六句“信断淮南非驿骚”,诗人提到了自己的信件已经断了,无法传递到淮南的朋友那里。这里的“非驿骚”可能是指由于距离遥远或者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及时传递消息。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通讯困难的无奈。

最后一句“风浴舞雩那可缓,春衣替尽禦寒袍”,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春风中沐浴、享受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希望春天的衣物能够代替御寒的外套。这里的“那可缓”意味着春风浴沐是不可以等待的,需要抓紧时间享受;而“春衣替尽禦寒袍”则表达了春天的衣物已经足够暖和,可以完全替代御寒的外套。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也反映了他对季节变化的关注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