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督篙师趁月明,忽忽灯火过临平。
兼程不敢稽王事,坐听邻舟伊轧声。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听说船夫们在夜里摇着木橹,
他们多次催促船工抓紧时间趁着月夜前行。
忽然灯火一闪,船儿驶过临平镇,
我不敢耽误王事,只能静静地坐着听那邻船上的人轧米的声音。
注释与赏析:
闻橹声 - 这句诗描述的是听到船夫们摇橹的声音。橹声通常指的是船桨在水中划动产生的声音。
屡督篙师趁月明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船工们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利用明亮的月光加快行程的愿望。”屡督”表示屡次催促,”篙师”是指船工,而”趁月明”则是指趁着月亮明亮的夜晚。
忽忽灯火过临平 - “忽忽”是一种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词语,这里可能表示船行得非常快。”灯火”可能是指船上的灯光,或者是比喻某种希望或目标。”过临平”则可能意味着经过临平镇。
兼程不敢稽王事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公务的重视和谨慎,即使急于赶路也不敢耽误。”稽王事”可能是指在处理国家事务时不能有所延误。
坐听邻舟伊轧声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坐在船上,静静地听着邻船上传来的轧米声。这里的”伊轧声”可能是对轧米声音的形象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整体赏析: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船夫们赶路的情景描写,以及自己对国家公务的担忧和处理,展现了一种繁忙而有序的生活场景。同时,诗人在船行过程中,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表现出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敬业精神。这种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即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同时也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