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溪邑大号难治,后乐三年以德为。
海阔有楼还旧观,堂深无日不新诗。
虚舟祇载来时物,实惠常教去后思。
相业真传公不忝,苍生况是望霖时。
这首诗是作者在海盐送别友人史后乐的。诗人通过描绘秦溪邑和海盐城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秦溪邑大号难治”,描绘了秦溪邑的广阔和复杂。秦溪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但治理起来却颇为困难。这里的“大”字,既形容秦溪邑的面积之大,也表现了其历史的深远。
第二句“后乐三年以德为”,则转入对友人的祝愿。“后乐”是作者的朋友史后乐的别称,这里用“三年以德为”来表达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德行来影响和改变秦溪邑。这里的“以德为”,既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品行的赞赏和期待。
第三句“海阔有楼还旧观”,则是对秦溪邑景色的一种描写。海阔天空,楼台依旧,这是对秦溪邑自然风光的一种赞美。这里的“旧观”二字,既指旧时的楼台,也暗示历史的痕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秦溪邑美景的留恋之情。
第四句“堂深无日不新诗”,则是对秦溪邑人文景观的一种描述。“堂深无日”指的是秦溪邑的官府建筑,深不见底,寓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新诗”则是指这些建筑中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理念,象征着秦溪邑文化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秦溪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第五句“虚舟祇载来时物”,则是对秦溪邑交通状况的一种描绘。这里使用了“虚舟”一词,形象地比喻了秦溪邑的交通状况。虽然船只空荡荡地行驶在海面上,但它所载的却是过往的事物,这既反映了秦溪邑交通便利的特点,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第六句“实惠常教去后思”,则是对秦溪邑人民生活的一种评价。这里的“实惠”指的是秦溪邑人民的日常生活充满实际利益和幸福。而“教去后思”则是指这种生活经验往往成为人们思考未来的重要参考。诗人通过对秦溪邑人民的赞美,强调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一句“相业真传公不忝”,则是对友人史后乐的评价和期望。这里的“相业”指的是他的事业和成就,而“公”则是对史后乐的尊称。诗人认为,史后乐的品德、才能和事业都是非常出色的,因此他不应该感到羞愧或自卑。这里的关键词“不忝”,意为没有辱没自己的名声,表明史后乐在道德和事业上都值得尊重和赞誉。
整首诗通过描绘秦溪邑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交通状况等方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秦溪邑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同时,诗人通过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富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