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薇蕨供清斋,世事悠悠不挂怀。
梅溽得风醒午枕,竹阴转日上南阶。

注释:

空山之中,薇蕨成为清斋的食物,世事纷纷扰扰,我却不放在心上。梅树沾满露水,在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使我从午时的小憩中醒来。竹林的影子在日光下移动,太阳慢慢爬上南面的台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诗。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空山中独自生活的孤独与自在,以及面对世事纷扰的超然与淡泊。他以“薇蕨”作为清雅的斋饭,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不挂怀”则表明他对尘世纷扰的淡然与超脱。

首句中的“空山”一词,营造了一种静谧、空旷的意境,让人感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薇蕨”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平凡而质朴的生活,而“清斋”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视与向往。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外界的隔绝,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他写道:“世事悠悠不挂怀”,意思是说世间的种种纷争与烦扰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份清净。这里的“世事悠悠”可以理解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转与变迁。

第二句“梅溽得风醒午枕”,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梅花被露水打湿,散发出阵阵清香,仿佛能唤醒人的心灵。而他的午睡也被这股清新的气息所唤醒,仿佛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风醒”可以理解为风将沉睡中的诗人吹醒,也可以理解为梅花的清新之气唤醒了诗人的思绪。

最后一句“竹阴转日上南阶”,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而诗人则在南面的小台阶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竹阴”可以理解为竹林的阴凉之处,也可以理解为阳光透过竹叶投射下的斑驳光影。而“南阶”则代表着人生的阶梯,暗示着人生的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终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