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拱泮宫,林壑意无穷。
自得千岩秀,无亏九仞功。
光延东岭月,清转碧潭风。
官冷真相称,婆娑一钓翁。

下面是对《苏学十题其十泮山》一诗的逐句解释:

  1. 诗句释义
  • “山形拱泮宫,林壑意无穷。”
    描绘了山峰如拱卫着泮宫般雄伟,而山林之间又蕴含无尽的意境。
  • “自得千岩秀,无亏九仞功。”
    表达了作者在千岩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喜好,并且没有辜负那九仞高的功绩。
  • “光延东岭月,清转碧潭风。”
    形容了月光通过东岭照射而来,清风从碧潭中吹过的景象。
  • “官冷真相称,婆娑一钓翁。”
    描绘了一位官员虽然地位显赫但依然保持着真实的自我,就像一位在江边垂钓的老人。
  1. 译文
    山形如拱卫着泮宫般雄伟,山林之间又蕴含无尽的意境。我自在于千岩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喜好,并且没有辜负那九仞高的功绩。月光从东岭照射而来,清风从碧潭中吹过。虽然地位显赫却始终保持着真实的自我,就像一位在江边垂钓的老人。

  2. 注释

  • “山形拱泮宫”:泮宫是古代学府的名称,此处比喻山的形状如同保护着泮宫一样。
  • “林壑意无穷”:指山林之间蕴藏着无尽的意义和美景。
  • “九仞功”:九仞,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三十三步,这里用来形容功绩高远。
  • “官冷真相称”:官冷,意味着官职虽高位但不受外界关注。真相称,指的是真实无虚。
  • “婆娑一钓翁”:婆娑,形容动作优美轻盈。钓翁,代指垂钓者,此处用来比喻自己。
  1.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场景。首句以山的形状和泮宫的宏伟开篇,为后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有所骄傲或迷失。第三句更是将自然景观人格化,月光和风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进一步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虽然身处高位,但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