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才宜在道家山,却学幽人欲闭关。
清燕曾陪明主问,群言已助相君删。
谈围莫敌书盈腹,诗社相过酒满颜。
闻道卜邻同喜慰,亦开荒径待馀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语言特色进行分析,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修辞、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用典等。答题时先答出手法,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清幽淡远的笔墨,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1)

仙才宜在道家山,却学幽人欲闭关。仙才即诗人自己的自谦之辞。“宜”是应当的意思。“宜”字表明诗人认为只有隐居山林才是真正懂得人生道理的人,而自己则不然。“却学幽人欲闭关”一句是说:我羡慕隐士高洁的志行,但我不愿意隐居山林,我要在人间施展抱负。“幽人”指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欲”字写出了诗人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但诗人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

(2)

清燕曾陪明主问,群言已助相君删。清燕即白鹭,一种水鸟。“曾”是曾经的意思。诗人说自己曾经陪伴过明主,这是指唐玄宗时期诗人曾经被召到长安,为翰林学士。“群言已助相君删”,这里的“相君”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好友子文。诗人说自己曾经帮助朋友子文编辑文集,并帮助子文进行修改。

(3)

谈围莫敌书盈腹,诗社相过酒满颜。谈围莫敌书盈腹,说的是杜甫和李白的诗歌创作,两人都才华横溢,他们的诗歌作品很多,所以杜甫和李白的诗歌创作数量也很多。“诗社相过酒满颜”中的“诗社”是指杜甫和李白经常聚会吟诗的地方。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相互切磋,交流创作心得,所以杜甫和李白经常一起吟诗作对。“相过”是指杜甫和李白经常聚会吟诗作对的活动。“酒满颜”是指杜甫和李白经常聚会吟诗作对的活动很热闹。

(4)

闻道卜邻同喜慰,亦开荒径待馀闲。闻道指听说。“卜邻”是指买邻居。“同喜慰”指的是杜甫和李白都买了邻居,彼此都很高兴。“亦开荒径待馀闲”中的“荒径”指的是杜甫和李白的住所附近有荒废的土地,他们买下这些土地作为住宅,使荒废的土地变成了住宅。“亦”表示也是的意思。诗人表示他们也打算买下邻居来扩大自己的住宅,使自己能够有余暇的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答案】

译文:

我的才能应当在道家山中发展,然而我学习了幽人的隐居之道,希望关闭门户隐居山林。

我曾经陪伴过明主,也曾为子文编写文集;他的诗集已经编定成书,我也帮助他进行了删改。

我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饮酒作乐。如今听说你们也要买邻居,我们也准备买邻居,以便开辟荒地种植花木、修筑亭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彼此间的互相帮助。首句“仙才宜在道家山”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第二句“却学幽人欲闭关”则表现出诗人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但终究没有能够实现。第三句“清燕曾兼明主问”中的“清燕”就是指诗人自己,他曾经陪伴过明主唐玄宗,也曾经为子文编写过文集。第四句“群言已助相君删”中的“相君”就是指子文,子文也曾经编写过文集,并得到了诗人的帮助。第五句“谈围莫敌书盈腹”中的“谈围莫敌”是指杜甫和李白的诗歌创作,两人都才华横溢,他们的诗歌作品很多,所以杜甫和李白的诗歌创作数量也很多,“书盈腹”就是形容两人的诗歌创作量很大。第六句“诗社相过酒满颜”中的“诗社”是指杜甫和李白经常聚会吟诗的地方,他们相互切磋,交流创作心得。第七句“亦开荒径待馀闲”则是说杜甫和李白也打算买下邻居来扩大自己的住宅,使自己能够有余暇的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