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暖南冈一杖藜,忽投深壑得禅栖。
共言伐翳通樵径,后日重来路恐迷。

注释:早晨阳光温暖南边的山冈,我拄着藜杖独自行走。忽然投到深深的壑谷里,找到了一处禅居。都说清除树木来打通樵夫的小路,可是日后重来恐怕找不到路了。

赏析:这是一首纪行诗,描绘诗人游历妙峰庵的所见所感。首句“朝暖南冈一杖藜”,写诗人一大早就拄着手杖,踏上通往妙峰庵的小道,一路上,他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第二句“忽投深壑得禅栖”,突然之间,诗人来到了一个深壑之中,发现这里竟是一处幽静的禅居,于是便住了下来。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第三句“共言伐翳通樵径”,诗人在禅居中与同伴们共同商量,如何清除树木来打通樵夫的小路。这里的“伐翳”指的是砍伐树木,“通樵径”则是指开辟出一条通往山林深处的道路。这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山林的熟悉程度,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最后一句“后日重来路恐迷”,诗人担忧地表达了自己未来再来此地时,可能已经找不到原来的道路了。这一句既是一种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对自然变化的无奈感叹。整首诗以纪行的方式展现了诗人游览名胜古迹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