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
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
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
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何向。
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
湿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
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
𡷾崒窗间石数峰,气凌太华嵩衡上。
黄杨冬青压馀滋,碧幢羽盖排仙仗。
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何用山阴访。
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
玄冥得意愈自娇,岁律回春未全壮。
吾君曲轸天下寒,语到三军真挟纩。
自怜难备绝域使,规模但可山中相。
起来举手祝羲车,何日金篦开眼障。

大雪

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

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

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

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何向。

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

译文:

大雪

汉朝时期长安城的雪有一丈厚,杜甫的诗中没有骗我。

今年广陵的雪花只有一尺厚,忍受寒冷,就像龟壳一样蜷曲着。

从古到今,贫穷的小巷里总是有很多泥土,这都是因为泥土太深了才需要拄着拐杖才能前行。

我关上门十天半个月不出去,出去就找不到出路了。

朋友寄来了一封短小的书信,远远地祝愿我长出长长的胡子,不要生病。

湿漉漉的柴火像桂花米粒一样香,突然之间没有了光亮,太阳越过云层照耀着大地。

拿着古老的鼎来烧黄连,香气四溢,流光溢彩,在碧绿的帐幔间缭绕。

窗子旁边的石头有几座,山峰耸立如同气冲霄汉的太华、嵩山一般高。

黄杨冬青树苗压住剩余的枝叶,碧色的伞盖排布如同仙人们的羽扇。

蒿草的小屋赖有此清绝的风景,心情愉悦的时候不需要去山阴寻访。

飞鸿像是带着燕山的消息,重冰怕结黄河浪花。

玄冥神得意愈发娇媚,岁律回转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

我敬爱君主的曲意关怀天下百姓,话到军中将士们就能感受到皇帝的恩惠。

我自怜难以备办远行使臣的使命,我的规模只适合在山林中做官。

起身举手祝福羲皇驾,什么时候才能打开眼睛障蔽?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年),当时作者任检校祠部员外郎、郑州刺史、昌武郡司马、彭城郡司户参军。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诗人对友人的信,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关心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点明写作地点,即长安。长安为唐都城,地处中原,气候温暖,冬天很少下雪,因此诗人以此反衬广陵之雪。长安与广陵距离较远,长安之雪自然不会落到广陵;而广陵之地偏处江南,气候寒冷,故有大雪。“不吾诳”意为“并非空口白话”,表明诗人对此毫不置疑,也体现了杜甫对友人的信任。颔联两句写诗人自己感受:“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意思是今年的广陵之雪比往年要少得多,诗人只能蜷缩着身体,像乌龟一样蜷缩在室内取暖。颈联两句写友人的关心。“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这是写友人担心诗人因天气寒冷而生病,特意写了封信来提醒诗人注意保暖,不要冻病。“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何向。”诗人因天气寒冷而不愿出门,已经一连十多天没有出门了,现在又不知该往何处去了。尾联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诗人收到友人来信,感到十分惊喜,于是赶紧回复,询问自己的身体状况。“湿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尾联两句写诗人收到友人送来的柴火、粮食后的心情。“湿薪如桂米如珠”意味着友人送来的是干柴和大米。“有突不黔”意为“有东西吃就不愁了”、“有东西喝就没有危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送来的食物之后的喜悦之情。“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尾联两句写诗人点燃柴火煮药的场景。“古鼎”指的是古代的鼎锅或青铜鼎,诗人用它来烧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里熬药的场景。“香穗流珠凝碧帐”意为炉烟弥漫在碧绿色的床上,香气四溢。尾联两句写诗人被友人送来的食物感动的情景。“𡷾崒窗间石数峰,气凌太华嵩衡上。”尾联两句写诗人看到窗外的山峰被雪覆盖的情景。“𡷾崒”意为“高耸入云”,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被窗外的山峰所震撼的景象。“气凌太华嵩衡上”意为“仿佛直冲太华、嵩山一般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黄杨冬青压馀滋,碧幢羽盖排仙仗。”尾联两句写诗人看到窗外的景色后的感受。“黄杨冬青”是一种常绿植物,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碧幢羽盖”是指仙人的法杖,这里指代友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看到窗外的景色后感到心旷神怡的情感。“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何用山阴访?”尾联两句写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评价。“蒿庐”指的是简陋的茅屋;“山阴”是指绍兴一带;“访”意为“拜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满意之情。“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飞鸿”比喻诗人的书信;“燕山”借指友人所在地;“重冰”指结了厚冰;“黄河浪”指黄河水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的心情。尾联两句写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的心情。“玄冥得意愈自娇,岁律回春未全壮。”“玄冥”是北方之神;“得意”指天气转暖;“娇”意为“娇媚”;“岁律”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回春”指春季来临;“未全壮”意为“尚未完全到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季到来的期盼之情。

此诗语言质朴通俗,情感真挚深沉,情景交融,意境幽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