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血泪望长陵,回首松楸又几春。
荒垄牛眠何处是,古经狐首伪邪真。
固知迁墓疑非礼,幸有周棺可芘身。
若向防丘逢孔父,尚遗马鬣诏今人。
诗句:不堪血泪望长陵,回首松楸又几春。荒垄牛眠何处是,古经狐首伪邪真。固知迁墓疑非礼,幸有周棺可芘身。若向防丘逢孔父,尚遗马鬣诏今人。
译文:
我不忍心再忍受这无尽的血泪望着那长眠之地,转身望去那些曾经的松树和墓碑已过去了多少春秋。在一片荒芜之中,一头耕牛似乎正安睡着,它究竟藏在何处?古老的经书里,狐狸的头却伪装着邪恶,真假难辨。我深知迁葬之举是否合于礼法,幸好有那样的棺椁可以保护我的身体。假如有一天我在防丘遇到孔父之流,或许还能留下马鬣之诗,让后人铭记。
注释:
- 不堪血泪望长陵:不忍再看到长眠之地的悲痛与泪水。
- 回首松楸又几春:回想起松树和墓碑,仿佛已经过了好长时间。
- 荒垄牛眠何处是: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中,牛仿佛正安详地睡着。
- 古经狐首伪邪真:古老的经书中,狐狸的头部被描绘成邪恶的形象。
- 固知迁墓疑非礼:我清楚迁葬的做法是否合乎礼仪,心存疑惑。
- 幸有周棺可芘身:幸运的是,有那样的棺椁可以保护身体。
- 若向防丘逢孔父:如果有一天在防丘遇到孔父之流。
- 尚遗马鬣诏今人:也许还能留下马鬣的诏书,让后世的人记住。
赏析:
该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和宋英叟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描绘对长眠之地的哀思以及对迁葬行为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礼仪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不堪血泪望长陵”直接抒发了作者无法承受的悲痛心情;“回首松楸又几春”则反映了岁月流转带来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