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本同归,何人泣异岐。
玄黄本同质,何人悲素丝。
悲泣不自已,吾故悯翟朱。
圣贤急救世,犹或与心违。
二子救世心,岂愿戾厥初。
兼爱与为我,本昧善恶几。
贼人视兼爱,残忍终罔知。
失己视为我,流荡返故迟。
安得二子心,不为世道思。
吾将责二子,一世将焉知。

次山房岐丝吟韵

南北本同归,何人泣异岐。

玄黄本同质,何人悲素丝。

悲泣不自已,吾故悯翟朱。

圣贤急救世,犹或与心违。

二子救世心,岂愿戾厥初。

兼爱与为我,本昧善恶几。

贼人视兼爱,残忍终罔知。

失己视为我,流荡返故迟。

安得二子心,不为世道思。

吾将责二子,一世将焉知。

【注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李华,他的作品多以议论为主,在诗中也有所体现。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次山房:指隐居之地,可能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岐:歧路,比喻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
玄黄:比喻黑白,象征善恶。
二子:指作者的朋友张载和邵雍,他们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学说,被称为理学家。
悯翟朱:怜惜翟羽(古代传说中的贤人),朱公(商朝时期的贤臣)。
圣贤:指儒家学者,他们的主张是救世之道。
二子:指张载和邵雍,他们的思想也是救世之方。
兼爱与为我:指张载的“性即理”说和邵雍的“天理论”。
失己视为我:指张载的性本善论和邵雍的性本善论。
世道:指当时社会风气,包括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等现象。
责二子:批评张载和邵雍的思想,认为他们过于重视个人修养而忽视了社会责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北本同归的人生道路和不同的选择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即张载和邵雍所倡导的“兼爱”与“为我”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李华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