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
词人不能工,变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灵均师。
修辞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白云自多态,流水长清漪。
作者云已往,知者其为谁。
九诵的子孙,八鸾行康逵。
天将和其声,复见风骚遗。
诗句翻译:诗歌中的文字精妙无比,最终达到平衡和谐的境界。词人如果不能做到工整细腻,那么就会创造出奇特多变的意象。汶上大夫是学习这种技巧的老师,他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平实而没有怒气。
关键词解释:
- 汶上大夫:指古代官员的名字,这里比喻学问深厚之人。
- 灵均师:指古代文学家屈原,这里用来比喻擅长文学的人。
- 修辞滋其平:修辞是指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来美化和调整文字表达,使其更加平实、自然。
- 白云自多态:用自然界中的白云变化无常来比喻诗文或言辞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天将和其声:天意将要调和这些优美的言辞,使之和谐共鸣。
- 九诵的子孙: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的后代,九诵为古代对祭祀仪式的描述,此处象征文化传承。
- 八鸾行康逵:使用八条鸾鸟在康衢(宽敞的道路)上行走来比喻美好的社会秩序。
赏析:
吴泳的《送鲜于漕·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情趣的诗歌。通过对文字、言辞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强调了文学艺术追求的是内在平衡和谐的审美境界,而非外在的华丽辞藻堆砌。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词人与汶上大夫的不同创作风格,揭示了文学技艺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文学造诣在于能够通过修辞手段达到语言的自然与平和。此外,诗中的“作者云已往,知者其为谁”反映了一种对过去智慧传承的尊重,暗示只有那些理解并能继承前人智慧的人才能理解这首诗的深意。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观作为隐喻,表达了对于美好社会和谐秩序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