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逢天晚,孤城倚碧空。
升沉当此际,怅望与谁同。
远树没归鸟,寒莎泣候虫。
所怀无晤处,弹指向西风。
【注释】
郡城:指作者所居住的城池。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晚望:傍晚时眺望远山近水。天晚:天色已晚。孤城:指一座孤立的城墙。碧空:青蓝色的天空。升沉:升降,沉浮。此际:此时。怅望:因思乡而忧愁地遥望。与谁同:和谁一起?晤处:会面的地方。弹指:弹一下手指计时。西风:秋风。
【赏析】
《郡城晚望》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写自己登上城楼眺望远山、近水,感叹时光流逝,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秋老逢天晚”,以“秋老”点明季节,以“天晚”描绘时间,营造出一幅苍茫辽远、宁静淡泊的画面。诗人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秋日黄昏,天空渐渐暗淡下来,一片苍茫。这种自然景色的描写,既为后文抒情铺垫了气氛,又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突出。
第二句“孤城倚碧空”,进一步描绘了城楼的景象。诗人以“孤城”形象地勾勒出城的规模,以“碧空”形容天空的辽阔无垠。这种对比强烈的景物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句“升沉当此际”,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升沉”一词用来形容人生起伏不定,变化无常。诗人用“此际”一词指代当下的时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不禁感到茫然失措,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这里既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困惑,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第四句“怅望与谁同”,“怅望”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和失落之情。他看着远方的山水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孤独感。他不知道该和谁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只能独自面对这苍茫的天地。这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第五句“远树没归鸟,寒莎泣候虫”,继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诗人看到远处的树木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一群归鸟飞向远方,而地上的寒莎也在默默地等待着什么。这里既有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状态,又有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他看到这些景象时,心中不禁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惆怅。
第六句“所怀无晤处,弹指向西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心中有着许多思念,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于是,他只好借助弹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然而,他发现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心情,只能把心事寄托给秋风。这里既有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又有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他通过弹奏琴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在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一幅苍茫辽远、宁静淡泊的画面。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使得整首诗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