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
惟有寸心存恻隐,谁怜只手补创残。
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乾。
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
【注释】
出郊:走出城外,即到乡间去。用韵:即赋诗时押韵。赋三解:即赋诗三篇。其四:《牧民官》的第四首。恻隐:同情。补创残:指修补庄稼被破坏的地方。陇陇:形容土地肥沃,庄稼长得茂盛的样子。呼难:呼号声,形容雨下得很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四》中的第一篇。作者在《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五》中说:“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意思是说,我一生喜欢做老百姓的官,不喜欢做朝廷里那种拿着朱幡画戟的官吏。“作牧民官”,就是当地方官,治理百姓。“不作朱幡画戟看”,是说自己只喜欢当老百姓的官,不喜欢当朝廷里的大官。
作者在《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四》中又说:“惟有寸心存恻隐,谁怜只手补创残。”意思是说,只有一寸之心存着对百姓的同情,谁会可怜我这人只有一只手呢!“恻隐”是怜悯的意思。“恻隐”一词,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已矣乎!吾未之有得也,岂若于赐,观止矣!”这是《论语》中的一段名言,意思是说,仁爱的思想,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了,再也没有比这更高尚的了。“恻隐”一词,后来多用来表示对于遭受灾难、受到欺凌、受尽折磨的人民的同情和悲悯。作者在这里用“恻隐”一词,是说他只关心百姓疾苦,对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谁怜只手补创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谁能可怜我这只有一只手的人,来帮助他修复庄稼被破坏的地方呢?“补创残”是指修补庄稼被破坏的地方。“残”字在这里指的是庄稼被破坏的地方。“谁怜”是说谁能同情我,来帮助我。“补创残”是指修补庄稼被破坏的地方。“谁怜”是说谁能同情我,来帮助我。“补创残”是指修补庄稼被破坏的地方。
“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乾。”意思是说,种蔬菜的人需要每块地都滋润,种小麦的农人需要每块地都干燥。“畦畦”是指每块地,因为菜地通常都是成行的,所以称“畦畦”。 “陇陇”是指每一块地,因为麦子收割后留下的麦茬也是成行的,所以说“陇陇”。
“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意思是说,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朗,正好符合农人的需要。老天爷怎么能说叫我叫唤不停呢!“乍雨乍晴”是说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朗。“都恰好”是指农人的需要正好与天气相符,没有叫唤不停的时候。“老天谁道叫呼难”是说老天爷怎么能够说我叫唤不停呢?“叫呼难”是指叫唤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