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朋水友讯频收,怪我明农事转悠。
南墅麋猿专一壑,东溪凫鹜据三洲。
人间颠倒舟移夜,客里凄凉坐阅秋。
六十馀翁何所恋,金鸡赦了可归不。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二)
山朋水友讯频收,怪我明农事转悠。南墅麋猿专一壑,东溪凫鹜据三洲。
人间颠倒舟移夜,客里凄凉坐阅秋。六十余翁何所恋,金鸡赦了可归不。
注释:
- 山与水友审讯接连收:山和水的朋友们频繁地送来消息。
- 怪我明农业转悠:奇怪为什么农忙时事情这么多,时间过得很慢。
- 南墅:指位于南边的山坞。麋猿:即猕猴,一种灵长类动物,善于攀爬树木。这里指栖息在山上的猕猴。
- 东溪:指位于东部的溪流。凫鹜(fú wù):野鸭,泛指水禽。据三洲:占据三个洲。
- 人间颠倒舟移夜:形容人们忙于各种事务到深夜。颠倒,错乱,混乱。舟移夜,船行驶到夜晚。
- 客里凄凉坐阅秋:作为客人在外地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客里,指在外作客的人居住的地方。凄凉,寂寞,冷清。坐阅秋,坐着看秋天的景色。
- 六十馀翁何所恋:年纪六十多岁的人有什么留恋的东西。六十馀翁,指六十多岁的老者。何所恋,有什么留恋的。
- 金鸡赦了可归不:如果得到赦免就可以回家了。金鸡赦(shè),指皇帝颁布的命令。可归不,可以回来吗?
赏析: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晚年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生活的一种反思。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溪流和田野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中的“山朋水友讯频收”形象地描述了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关系,以及他与朋友们的频繁交流。而“怪我明农事转悠”则表达了作者对农事繁忙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忙碌生活的一种反问。
接下来“南墅麋猿专一壑,东溪凫鹜据三洲”两句则具体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自然景象。南墅的猕猴和东溪的野鸭分别占据了它们各自适宜的地形,展现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人间颠倒舟移夜,客里凄凉坐阅秋”表达了作者作为客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凄凉。这种感受可能源于他对于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远离家乡的无奈。
最后一句“六十馀翁何所恋,金鸡赦了可归不”则是作者对未来的思考。他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以及对归乡生活的期待。这里的“金鸡赦”指的是皇帝颁布的赦免命令,象征着一种希望和解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反思。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