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浮屠最上头,茫茫渺渺入双眸。
斜阳断雁新秋意,惹起西风一段愁。

诗句赏析:

“直上浮屠最上头,茫茫渺渺入双眸。”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攀登至六和塔的最高层,放眼望去,视野辽阔、无边无际的景象。通过使用“直上”、“最上头”等词汇,传达了诗人攀登过程中的坚定与决心。而“茫茫渺渺入双眸”则形象地描述了塔顶景色的广阔与深远,仿佛一切尽在眼底,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译文:

我直接攀爬到浮屠的最顶端,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景致。斜阳下,断雁划过新秋的天际,引动了我心中一阵愁绪。

注释:

  1.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的一座古塔,以其佛教文化内涵命名。
  2. 浮屠:梵语“佛”的音译,古代用于称呼佛塔。
  3. 最上头:指塔的最高处。
  4. 茫茫渺渺:形容视野极为开阔,看不到边际。
  5. 双眸:即眼睛,这里比喻诗人的视野。
  6. 斜阳:指夕阳西下时分。
  7. 断雁:秋天时飞过的大雁。
  8. 新秋意:新的秋日气息。
  9. 西风:指从西方吹来的风。
  10. 一段愁:诗人内心的忧愁。

诗句赏析: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六和塔的高处,面对开阔的视野,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斜阳下的断雁和新秋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慨。同时,西风的到来又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意,使整首诗的情绪更加复杂和丰富。

情感表达:

诗中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更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从最初的攀登到最高处,再到夕阳西下和秋风起,诗人的心情经历了起伏变化,最终引发出对人生旅途的深深感慨。这种由外及内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艺术手法: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运用得当,诗人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斜阳断雁新秋意,惹起西风一段愁”,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来隐喻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此外,诗人还将个人的登塔体验与对生命的感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小我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歌深邃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六和塔》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思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是中华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