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并晋游,识子十数载。
当时乡曲誉,学行已可爱。
公卿察廉孝,一命果沾霈。
飘然从宦游,万里适剑外。
标操本孤直,锋棱苦磨淬。
研味冰蘖间,规为准绳内。
素节虽有常,往往骇流辈。
违顺既殊途,指此作瑕颣。
好恶贵必察,丁宁昔贤诲。
群言徒尔为,终有公议在。
北归太行道,极顶见嵩岱。
下视丘与阜,岌屹殊琐碎。
洪河天外来,势欲浮大块。
吁嗟众流小,奔走争合汇。
长吟助超轶,壮气增感慨。
善恶忌太明,与夺宜少晦。
此语所系重,非特论进退。
数路盛得人,期君赴亨会。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包括词句运用的特色,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本题考查“炼字”,答题时要通观全诗,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昔为并晋游,识子十数载。”“识子”二字,点出与李镇北相识之久;“十数载”,表明交往之深,故有“识子”之语。

“当时乡曲誉,学行已可爱。公卿察廉孝,一命果沾霈。”这两句写李镇北的为人,突出其德才。

“飘然从宦游,万里适剑外。标操本孤直,锋棱苦磨淬。”这两句写李镇北的为官之道。

“研味冰蘖间,规为准绳内。素节虽有常,往往骇流辈。”“素节”指高洁的节操,这里借以喻李镇北的高洁。

“违顺既殊途,指此作瑕颣。”“瑕颣”是瑕疵,比喻李镇北的缺点和不足。

“好恶贵必察,丁宁昔贤诲。”“昔贤”即前贤,“丁宁”即反复叮咛。

“群言徒尔为,终有公议在。”意思是,众口一词只是虚妄之言而已,最终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北归太行道,极顶见嵩岱。下视丘与阜,岌屹殊琐碎。”“嵩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岌屹”意为高耸,“琐屑”意为细小。

“洪河天外来,势欲浮大块。”“大块”指大地,这里借指山河大地。“浮”指漂浮。“块”指泥土。大河浩荡奔流,势不可挡。

“吁嗟众流小,奔走争合汇。”“众流”即众水。“合汇”意为汇合。“奔走”意为争相奔向。

“长吟助超轶,壮气增感慨。”“超轶”意为超越、超越一般的境界。

“善恶忌太明,与夺宜少晦。”“与夺”指取舍、进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做坏事的人不要做得太过分,做事得适度。

“此语所系重,非特论进退。”“语”指言论、言语。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作者要表达的是做人要有自己的准则,不要被外界的言论所左右。

“数路盛得人,期君赴亨会。”这两句是对李镇北的期望。

【答案】

译文:从前我们曾一起游历过晋国,认识你已经有十几年了。那时候你受到同乡的赞誉,你的学识德行已经让人敬佩了。那时你因公勤廉而得到朝廷的赏识,一次就被授予高位。后来你随我到外地做官,走了很远的路,现在你要回故乡去了。你一向坚持自己的操守正直,锋芒毕露,但有时也不免要受一些人的谗毁。你善于思考问题,善于用标准来衡量事物。你一贯遵守着清正廉洁的原则,很少去追求个人的利益。你一生都在努力地工作,从不懈怠。你为人刚直不阿,不怕得罪别人。你很讲究方法,常常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你对事物观察仔细,处理事情非常认真谨慎。你虽然有很高的节操,但是有时也会受到一些人的非难和非议。你总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做法,不会盲目地跟风附和。你对待朋友诚恳热情,对待敌人坚决果断。你善于辨别是非,决不放过一个坏人。你善于听取意见,决不固执己见。你经常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防止犯错误。你总是把“善恶不宜过于分明”、“与人交往应该留有余地”作为自己处世行事的准则,决不轻易对人发怒或者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你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进取。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你应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