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胜逢大壮,文明契重离。
继有巨篇作,拜贶如受龟。
咸韶奏清庙,音中爽与蕤。
琳琅聚宝肆,亘夜腾晶辉。
蛙鼓畏不鸣,鼠璞羞路岐。
信矣蜀政美,声闻已四驰。
海宇翘首望,天高终听卑。
行闻十行诏,匪朝促公归。
虽欲在泮饮,盛事安可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道胜逢大壮,文明契重离。
继有巨篇作,拜贶如受龟。
咸韶奏清庙,音中爽与蕤。
琳琅聚宝肆,亘夜腾晶辉。
蛙鼓畏不鸣,鼠璞羞路岐。
信矣蜀政美,声闻已四驰。
海宇翘首望,天高终听卑。
行闻十行诏,匪朝促公归。
虽欲在泮饮,盛事安可期。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苏轼在和胡右丞一起视察学校时的情景。诗句充满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期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道胜逢大壮,文明契重离。”这里的“道胜”可能指的是教育之道,而“大壮”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文明”则是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重离”可能是某种象征意义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但在这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整句的意思是说,当教育和文明达到了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时,国家就会呈现出一片大好的气象。
接下来的两句“继有巨篇作,拜贶如受龟。”可能是在描述新的教育政策或者计划的发布。“巨篇”可能指的是重要的文件、政策或者是某个重要项目的开始。“拜贶如受龟”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接受这份重要的礼物或贡献时的荣幸和感激之情。整句的意思可能是说,当新的教育政策或计划发布时,人们会感到非常荣幸和感激。
接下来的句子“咸韶奏清庙,音中爽与蕤。”“咸韶”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奏清庙”则是指向神灵或祖先祭拜并献上祭品。“音中爽与蕤”则是形容音乐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整句的意思可能是说,当人们向神灵或祖先祭拜并献上祭品时,那美妙的音乐之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了教育的美好景象:“琳琅聚宝肆,亘夜腾晶辉。”这里“琳琅”可能指的是各种珍贵的宝物,“宝肆”则是一个出售宝贝的地方。而“亘夜腾晶辉”则是形容夜晚的灯火辉煌照人。整句的意思是说,当各种珍贵的宝物都汇聚在一起时,夜晚的灯光也会显得格外辉煌照人。
然后是“蛙鼓畏不鸣,鼠璞羞路岐。”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一个地方的环境或氛围。可能是说当地的居民们过着宁静的生活,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破坏。而“鼠璞羞路岐”则是形容当地人对自己的家园有着深深的自豪和珍惜之情。整句的意思是说,当地居民们过着宁静的生活,对自己家园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几句则是对整个事件的一种评价和感慨:“信矣蜀政美,声闻已四驰。”这里“蜀政”可能是指当时的四川地区的政治环境或者社会状况,“信矣”则是表示对这种状态的深信不疑。而“声闻已四驰”则是形容这个消息传播得非常快,已经传遍了四方八荒。整句的意思是说,相信四川地区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是美好的,而这个消息也已经传遍了四方八荒。
最后一句“海宇翘首望,天高终听卑。”这里的“海宇”可能指的是整个世界或宇宙,而“翘首望”则是一种仰望天空的姿态,表示期待、向往之情。整句的意思是说,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希望这一天能够带来美好的改变和进步。
整首诗通过描绘和反思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美好前景,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