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疾在中年,萧衰只自怜。
徐行如敬长,顽坐似逃禅。
欲适求新履,相忘任故鞯。
思山徒有兴,登顿岂能前。

注释:

  1. 足疾:指脚病,这里特指脚的毛病。
  2. 中年:指人的中年时期。
  3. 萧衰只自怜:形容一个人在晚年时感到孤独、悲伤。
  4. 徐行如敬长:慢慢地行走,就像尊敬年长者一样。
  5. 顽坐似逃禅:顽钝地坐着,就像逃避了某种事情或境界一般。
  6. 欲适求新履:想要找一双适合的新鞋。
  7. 相忘任故鞯(jiān):《庄子·逍遥游》中说:“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忘记世俗的烦恼和束缚。这里的“故鞯”可能是指旧鞋。
  8. 思山徒有兴:只是想到山中会有兴致,但最终未能实现。
  9. 登顿岂能前:登山涉水,怎么能轻易前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晚年时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中的”足疾”指的是脚病,而”中年”则暗示了这个人已经步入老年,因此”萧衰只自怜”可以理解为他感到孤独和悲伤。

诗歌通过”徐行如敬长”和”顽坐似逃禅”来表达了他的行动和态度。前者意味着他在慢慢地走动时,表现出对年长的尊重和敬意,后者则表现了他对于顽钝地坐着,如同逃避了某些事物的心态。这两句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心态。

“欲适求新履”和”相忘任故鞯”两句则描绘了他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行为。他想要找到一双新鞋,但又忘记了自己过去的习惯,即穿着旧鞋。这反映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要改变,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过去的影响。

“思山徒有兴”和”登顿岂能前”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虽然想到了山中可能会有兴致的地方,但由于生活的艰辛和身体的状况,他最终还是不能轻易地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老去之人的孤独、困惑和无奈。同时,它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