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离之民难与居,五年坐此如囚拘。
比屋生涯但剽劫,诸生学问只乡闾。
南邻经年不相见,北里虽见复粗疏。
窄衣小帽走尘土,也复生貌施襟裾。
对此自然忧气满,疾病日益何由除。
君不见图经所记又可哀,此州自古无贤才。

以下是对《符离行》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符离之民难与居”:指居住在符离的人们难以和睦相处,生活困难。
  • “比屋生涯但剽劫”:描述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充满了抢劫和盗窃,生活毫无安全感。
  • “诸生学问只乡闾”:表明学者们只是传授乡间的知识,未能有更广泛的学问交流。
  • “南邻经年不相见”:虽然邻居之间长时间未见,但彼此间关系疏远。
  • “北里虽见复粗疏”:尽管在北方见到的邻居显得有些粗鲁和疏远。
  • “窄衣小帽走尘土”:描述了穿着简陋、带着帽子在街上快步行走的场景。
  • “也复生貌施襟裾”:尽管衣着简朴,但仍试图维持外表的尊严和体面。
  1. 译文
    符离的百姓难以与之和睦共处,生活困苦如囚徒般。每家的生活仅剩抢劫和盗窃,学者的学问仅限于乡村。与邻居多年未见,关系逐渐疏远。尽管与北方邻居见面,却因他们的粗糙而显得疏远。身穿简陋衣物,头戴帽子在街上快步行走,尽管努力保持尊严,内心却充满忧虑和疾病。

  2. 关键词注释

  • “符离”:一个地名,位于现今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镇一带。
  • “难与居”:难以和睦相处。
  • “剽劫”:抢劫和盗窃。
  • “诸生”:指的是学者或学生。
  • “乡闾”:指乡村。
  • “不相见”:长时间没有见面。
  • “粗疏”:形容关系变得疏远。
  • “尘土”:尘土飞扬的环境。
  • “襟裾”:衣服的前襟后裾。
  • “忧气”:忧愁和不安的情绪。
  • “图经”:古代记载地方情况的书籍或文献。
  • “可哀”:可悲、令人感到悲哀。
  1. 赏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感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述,诗人展现了符离人民的贫困、生活的艰难以及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学者学问被局限在乡村的担忧,以及对人际关系疏远的遗憾。此外,通过使用如“尘土”、“粗疏”等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通过对《符离行》的详细分析,不仅加深了对宋诗风格和内容的理解,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魅力,成为了研究宋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