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未肯著渔蓑,且把屠龙一剑磨。
宣室岂容无贾谊,词林尚可著廉颇。
壮怀每被愁怀恼,官况宁如旅况多。
我欲便归归未得,江南孤负采菱歌。
诗句释义与译文
男儿未肯着渔蓑,且把屠龙一剑磨。
关键词注释: “男儿”指有志之士,表示对男子汉气概的赞扬;“着渔蓑”意喻放弃功名利禄,选择隐退江湖的生活方式;“屠龙一剑”则比喻拥有非凡才能,能够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
译文: 我男儿志向高远,决不甘于平凡的隐居生活,而是要像古代名将一样,磨砺自己的宝剑,为国为民施展才华。
宣室岂容无贾谊,词林尚可着廉颇。
关键词注释: “宣室”代指朝廷,“贾谊”即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词林”则指的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译文: 在朝廷中,岂能没有像贾谊那样深谋远虑、辅佐君王的贤能之士?在文坛上,我依然可以如廉颇那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
壮怀每被愁怀恼,官况宁如旅况多。
关键词注释: “壮怀”表达了豪情壮志,而“愁怀”则暗示了内心的忧愁与烦恼;“官况”指官职状况,“旅况”则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
译文: 我的壮志豪情常被忧愁所困扰,而官场上的境遇又怎能比得上四处漂泊的生活更为艰辛?
我欲便归归未得,江南孤负采菱歌。
关键词注释: “便归”意为渴望归隐;“江南”指代宋时的江南地区,“采菱歌”则是指当地的渔舟唱晚之景。
译文: 我本想归隐田园,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能在江南之地,辜负了那美丽的渔舟唱晚之景。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淡泊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比古代名将贾谊和文人廉颇来强调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其次,诗中的“愁怀”和“官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困境。最后,“便归归未得”一句更是流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理想的渴望和无奈,以及对故乡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