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记神皇驻六龙,横波箫鼓沸天中。
谁知一代繁华意,吹作菰蒲落日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过审清题干要求和把握诗句内容的方法来理解、解释诗句的意思。“横波箫鼓”,指音乐声,“吹作”是说乐声被风吹散了。“菰蒲落日风”中的“菰蒲”是一种水草,这里借指池中菰菜。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神龙皇帝驻跸的流杯亭,当时箫鼓之声,如海潮般汹涌澎湃。可是如今一代繁华已经过去了,留下的只有那吹散箫鼓声的西风。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繁华岁月的留恋之情。

“昔记神皇驻六龙,横波箫鼓沸天中”,诗人回忆往昔时的神龙皇帝,曾驾临过流杯亭,并在那里举行盛大的活动,场面热闹非凡。这里运用了想象手法,将神龙皇帝在流杯亭的活动与天上的景象联系起来,表现出了流杯亭曾经的繁荣景象。

“谁知一代繁华意,吹作菰蒲落日风”,诗人感慨万千,他不知道神龙皇帝驾临流杯亭时的繁华究竟是怎样的,但可以想象得出,那时的流杯亭一定十分热闹。然而,如今的流杯亭已经变得冷清了,昔日的繁华已经被吹散,只留下落日余晖下的一片荒凉。诗人通过对流杯亭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繁华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凉。

【答案】

流杯亭

昔记神皇驻六龙,横波箫鼓沸天中。

谁知一代繁华意,吹作菰蒲落日风。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上片追忆神龙年间(公元705-710年)神都洛阳的繁华盛况。神龙年间,唐睿宗李旦登上帝位,改元光亨,国势渐强,经济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洛阳城内外建筑宏伟,街衢整洁,市井繁荣。上林苑内,桃李争芳,花木扶疏;太液池畔,白日飞升,彩云缭绕;东都门里,旌旗猎猎,车马如流。当时的洛阳,可谓是“百王之旧都,十代之都会”,可谓“天下名都”。而作者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因此,词中便有“昔记神皇驻六龙,横波箫鼓沸天中”这样的句子。

下片写洛阳的衰落,慨叹繁华一去不复返。从词义上看,“吹作菰蒲落日风”,似乎是指神都洛阳的繁华已经消失,变成了荒凉之地。然而,仔细品味起来,这一句却另有深意。据《新唐书》记载:“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又据《明皇杂录》载:“上幸蜀,至马嵬坡,诏死难者家口依前资给之。”玄宗皇帝驾崩后,杨贵妃被迫自尽,长安城中顿时人心思变。于是,“梨园弟子,不敢唱‘杨柳’(即《雨霖铃》曲)曲”;而“梨园弟子”又专习“霓裳羽衣”,故人们便把“吹作菰蒲落日风”理解为:“昔日梨园弟子在宫中奏着《霓裳羽衣曲》,如今他们只能吹起《雨霖铃》曲子。”可见,“吹作菰蒲落日风”并非实指洛阳已无繁华,而是暗喻大唐已亡。

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它不仅反映了神都洛阳当年的辉煌与今天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全词以今昔对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一历史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