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选幽栖地,园居压野开。
清风无近至,双派即同来。
度彴幽人屐,临渠醉客杯。
倒根柽拥岸,初箨笋穿苔。
溪石行堪钓,沙鸥已罢猜。
宵游应更好,长负月徘徊。

【注释】

过留台:经过留台。吴侍郎:指唐吴凑,字推叔,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新葺菜市小园:新修的菜市小花园。

解:通“卸”。幽栖地:隐居的地方。压:覆盖。

双派:指两处水流汇合。度彴(zhòu)幽人屐(jī):穿木屐行走在木桥上。彴,木桥。

临渠醉客杯:站在溪边饮酒。

倒根柽(cēng zhēn):倒挂的树根。柽,一种树木。岸:水边的陆地或沙洲。

初箨(tuò)笋穿苔:竹笋初生时露出地面,穿过泥土。箨,竹的外壳。

溪石行堪钓:溪边的石块可以钓鱼。堪,适合,能够承受。

沙鸥:水鸟名,即鸥鸟。已罢猜:不再猜谜。猜,猜测,比喻寻找答案或解答。

宵游应更好:夜晚出游应该更好。宵夜游玩。宵游,夜晚出去游玩。应,应当。

长负月徘徊:常常背对着月亮徘徊。长,经常。负,背着,面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写诗人在新筑的菜市小园中游览的情景。

首联写新筑的菜市小园是诗人隐居的好地方。“解选幽栖地”,诗人选择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来建自己的隐居之地。“园居压野开”,新筑的小园将周围的田野遮住,显得格外宁静。

颔联写诗人在小园中漫步的感受。“清风无近至,双派即同来。”清风没有吹到自己这边,而两处水流汇合处却有风送来阵阵清气。这两句既描绘出小园中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欣赏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小园中漫步的情景。“渡彴幽人屐,临渠醉客杯。”他穿着木屐在木桥上行走,手里拿着酒杯坐在溪边,陶醉于自然之中。“倒根柽拥岸,初箨笋穿苔。”倒挂的树根和新生的竹笋都生长在岸边和泥土里,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尾联写诗人对夜晚出游的感受。“溪石行堪钓,沙鸥已罢猜。”溪边的石头可以钓鱼,而水边的沙鸥已经停止了猜谜游戏,它们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宵游应更好,长负月徘徊。”夜晚出去游玩应该会更好吧!然而诗人总是背着月光徘徊不去,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依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小园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隐居生活中的闲适与快乐。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