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霜潦收,江槎绝烟渚。
竹落如网裁,渊鳞剧云聚。
鹥鸟争食飞,儿童荷叉语。
去乙鳊项肥,吴羹免轑釜。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上捕鱼的诗。“鱼梁”就是捕鱼用的竹制栅栏,用来阻挡鱼群逃跑。“八月霜潦收”,说明是八月,天气转凉,雨水停止。“江槎绝烟渚”,说明是晴天,渔船已经驶到了烟波缥缈的沙洲之上。“竹落如网裁,渊鳞剧云聚”,说明渔人正在用竹篱笆围捕鱼池,鱼鳖在水里游着,仿佛是在云彩中聚拢来。“鹥鸟争食飞,儿童荷叉语”,说明有鸥鸟和儿童在嬉戏,他们在互相说着什么。“去乙鳊项肥,吴羹免轑釜”。说明鳊鱼已经长肥了。“吴羹免轑釜”说明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的鱼脍味道鲜美,可以不用翻动锅铲就能吃。全首写景,以乐景写哀情。诗人借捕鱼为题,写渔翁捕鱼的艰辛和乐趣,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敬。
【答案】
译文:
八月天气转凉,雨水停止,渔船来到了烟波缥缈的沙洲。
用竹篱笆围起的鱼塘,鱼鳖在水里游着,仿佛像是云彩中的聚集。
鸥鸟和孩子们在玩耍,互相说话,好像在说些有趣的事。
鱼儿长得又肥,吴地的鱼脍味道鲜美,不用翻动锅铲就能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渔民的捕鱼生活来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诗一开篇就写出天气转凉,雨水停止,正是收获的季节,渔夫们开始忙碌起来。接着诗人写到渔人们用竹子做篱笆围起了鱼塘,鱼鳖在水里游着,仿佛是在云彩中聚集一样,表现出鱼鳖生活的自在。鸥鸟和孩子们在嬉戏玩耍,好像在谈笑风生。最后两句写鱼儿长得又肥,吴地的鱼脍味道鲜美,不用翻动锅铲就能吃。整首诗通过渔夫的捕鱼生活,反映出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