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但鱼知丙,非徒字识丁。
注释:
其九:指《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其中的“呦呦”是鹿叫声,“丁”是数词,此处用来代指宾客的名位。
可但鱼知丙,非徒字识丁:意思是只有鱼儿才能识别出丙丁,而我们人却能识别出字和名。这里的“丙丁”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丁等于六钱,一丙为四丁,一钱为十丁,所以丙丁相当于一百六十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诗中通过对比鱼儿和人的聪明才智,强调了人比鱼儿更加聪明,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同时,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字的重视,认为只有识字才能更好地理解世间万物。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既表现了对客人的热情好客,也展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