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溪山荆渚路,马前梅杏汉江春。

注释:门外是荆山的溪山,马前是梅杏盛开的汉江春。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荆山、汉江景色图。首二句写景,以“门外”二字总括荆山和汉江,将它们置于诗人视野之外。“门外”,即指荆门,为古楚国南界,地处长江中游。荆山,在汉水之滨,为楚地名山之一,相传战国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于此投江自尽。“荆渚路”,即指通往荆山的路,也即通向汨罗江的路。“马前”,指诗人所乘之马正行进在前往荆山的道路上。“梅杏”,是荆楚一带春天常见的景物。“汉江春”,指的是春天时汉江两岸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门外”、“马前”两个方位词和“荆山”、“汉江”两个地点名词的搭配,以及“门外”的提示作用,把读者的视线从室内引领到了室外,从室内引向了荆山脚下。而“门外”又与“马前”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前”的意象。同时,“马前”紧承着“门外”而来,使全篇意境更为开阔。第三句由“马前”引出“梅杏”,第四句由“马前”引出“汉江”。三、四两句连用两个地名名词,一“梅杏”一“汉江”,既点明了诗人行踪,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画卷。“梅杏”,既是江南春天特有的景物,又是诗人行旅途中的伴侣;“汉江”,既表现了荆楚地区的地域特色,又是诗人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马前梅杏”,不仅写出了梅花和杏花的美丽,而且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汉江春”一句中的“春风”一词,更是将诗人置身其中,融入其中,从而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