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坠涂炭,志士怀愤郁。
岂无卧龙人,想待三顾出。
从容命世豪,肯为庸主屈。
英名如白日,千岁常不殁。
【注释】: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 其五:这是诗的题目,其五表示是第五首。
王民坠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志士怀愤郁:有志之士心怀愤懑。
岂无卧龙人:难道没有像卧龙诸葛亮那样的人。
想待三顾出:想要等待刘备三次亲自拜访他出山辅佐。
从容命世豪:能够安闲自在地成就一世功名。
肯为庸主屈:不肯为平庸的君主所屈服。
英名如白日:美好的名声如同太阳一样耀眼。
千岁常不殁:长久地不会消逝。
【赏析】:
这首诗是《将至兰陵道中》系列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在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作客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表现了一个被贬谪之人对君王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决心。
“王民坠涂炭,志士怀愤郁。”这句诗的意思是,普通百姓正在遭受苦难,有志之士心中充满怨恨。这里的“王民”指的是普通的百姓,“涂炭”则是形容他们生活困苦、受尽折磨的状态。而“志士”指的是那些有抱负、有理想、敢于担当的人,他们心中的愤慨难以平息。
接下来的“岂无卧龙人,想待三顾出”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有才能之人的期望。这里所说的“卧龙人”,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而“三顾出”则意味着他希望能够得到像诸葛亮那样的机遇,被君王重用,从而发挥自己的才华。
“从容命世豪,肯为庸主屈”两句,诗人继续强调了自己的自信和坚定。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值得尊敬的人才,不应该因为某个平庸的君主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这种态度表现出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掌控能力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最后两句“英名如白日,千岁常不殁”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所说的“英名”,指的是他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名声。而“如白日”则意味着他的名字会永远照耀在人们心中,不会消失。这种表达不仅彰显了诗人的自信和骄傲,也反映了他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兰陵道中的景象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不平。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被重用的渴望以及对平庸君主的不屑一顾。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正义和个人尊严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