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家洛阳隅,烟林接云岫。
社酒无俗期,柴门有清叩。
传闻俱丘墟,凄凉兵火后。
祇应秋夜月,松竹影如昼。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联“故家洛阳隅,烟林接云岫”,写诗人回到洛阳时,看到的景象,洛阳在古代是繁华的地方,所以洛阳的山山水水都十分美丽,而“烟林”和“云岫”又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美景。第二联“社酒无俗期,柴门有清叩”写诗人来到家乡,没有参加社日的祭神仪式,却得到了朋友的拜访。第三、四句“传闻俱丘墟,凄凉兵火后”,“俱”字用得很妙,既表示猜测,也含有肯定的语气,意思是说听说洛阳城已经变成了废墟,而诗人对此并不感到惊奇,而是感到凄凉和悲愤。第五、六句“祇应秋夜月,松竹影如昼”,“祇应”一词表明诗人的心情是如此沉重,以至于连秋天的月亮也是灰暗的,只有松竹的影子才能映照出明亮的月光。最后两句“松竹影如昼”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注释中,“故家”、“烟林”、“云岫”、“社酒”、“柴门”、“丘墟”、“凄凉”、“兵火”、“松竹”、“月”等词都是关键词,要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诗歌。例如“故家”“烟林”“云岫”“社酒”等词语,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回到洛阳的时候,看见那美丽的景色,烟雾笼罩着树林,白云缭绕着山峰。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没有举行常规的祭神活动。只是朋友来拜访,敲了敲我的柴门。我听到人们谈论,说洛阳已经成了废墟,我不禁感到凄凉和悲伤。想到这情景,我就想起了秋天里的月亮,它明亮地照耀着松树和竹子。赏析:

全诗以故家洛阳为背景,通过对洛阳的山川自然风光和社日祭祀活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国、故园、故乡的眷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