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如艅艎,罅漏顿补过。
涉世任风帆,唱予聊复和。
发短巾屡攲,食艰齿仍堕。
自嗟叔夜懒,又疑武侯卧。

【注释】

艅艎:船。罅漏:漏洞、孔隙。顿补:立即修补。涉世:经历世事。任风帆:任凭风吹的帆。聊复和:姑且唱和一下。发短巾屡欹(yī):头发短了,头巾屡次斜歪。食艰齿仍堕(duò):食物艰难,牙齿仍然脱落。自嗟叔夜懒:我自嘲为晋代的山简。叔夜:山简,字季伦,晋朝名士,以饮酒放旷而知名,后因醉卧箕坐而被人弹劾,被免官回家。又疑武侯卧:又像诸葛亮卧病在床。武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时人称其为卧龙。

【赏析】

此诗是酬答庆上人的十首诗之一。诗题中的“黄初”,指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这是曹操建立魏国的开始。“黄初”与本诗的时令无关。“再闻诵新作突过”,意思是庆上人在听到我的诗歌之后,竟然能一下子把我的新作全部背诵出来。庆上人不仅对诗歌有很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对诗人本人也颇有了解。这从他的另一首诗中可以看出:“君知我者,非徒吟哦,亦兼识我。”

这首诗开头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生活贫苦。“我生如艅艎”,比喻自己的生命像一只小船一样脆弱;“罅漏顿补过”,则形容自己的生活一直处在贫困的境地之中,即使有了一点点改善,也是短暂的。“涉世任风帆”,是说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就像任凭风吹的帆一样飘荡不定;“唱予聊复和”,则是说只能姑且应和一下而已。

接下来四句,写自己生活艰苦,身体不好。“发短巾屡欹”,写自己头发短小,头巾经常斜歪着;“食艰齿仍堕”,写自己吃东西艰难,牙齿脱落了。最后两句,作者自嘲地写道:“自嗟叔夜懒,又疑武侯卧。”叔夜,指魏晋时期的名士山简,他曾经因为喝醉酒而坐在席子上睡觉而被人弹劾,因此被免官回家。又像诸葛亮那样卧床不起。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