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
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
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
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
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
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
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

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

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

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注释:在风波的末路才奔波忙碌,谁能像你那样坚定如山?你心中清澈如同白日,眼神明亮而炯炯有神,目光一转就能照亮黑暗。向东俯瞰大海中的小岛,向南登上江边的山丘,你的思想始终高远,不受世俗困扰。你的学问没有丧失,天意不会太远,就像那些在人间行走的狐狸和老鼠一样,只是被你的光芒所掩盖而已。你戴着纶巾,手持羽扇,晚上自己欣赏,已经听说漠北的几个亡魂在向你致敬。你一直以来喜欢探索自然规律,认为它是造化的一部分,天地之间的灵性和智慧都来自云涛根。你一生到处奔波,经历了许多事情,仿佛有千层楼梯的足迹。你的心灵像玻璃镜一样清晰明亮,万象都在其中展开。你的思想像金粟堂一样丰富,千个道理都在其中辩论。你需要用白玉漱口洗去寒气,更需要借助落月的光辉来倾泻心中的金盆。你突然之间发现菱溪变成了什么?它只是一个混沌的空壳,只能夸耀它的窍凿之存在。

译文:

在波涛汹涌、混乱不堪的时候,你岿然不动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你心中有一片澄澈明亮的世界,让你的眼神更加明亮。向东俯瞰大海中的小岛,向南登上江边的山丘,你的志向一直很高远,不会被世俗所迷惑。你的学问没有丧失,天意不会太远,就像那些在人间行走的狐狸和老鼠一样,只是被你的光芒所掩盖而已。你戴着纶巾,手持羽扇,晚上自己欣赏,已经听说漠北的几个亡魂在向你致敬。你一直以来喜欢探索自然规律,认为它是造化的一部分,天地之间的灵性和智慧都来自云涛根。你一生到处奔波,经历了许多事情,仿佛有千层楼梯的足迹。你的心灵像玻璃镜一样清晰明亮,万象都在其中展开。你的思想像金粟堂一样丰富,千个道理都在其中辩论。你需要用白玉漱口洗去寒气,更需要借助落月的光辉来倾泻心中的金盆。你突然之间发现菱溪变成了什么?它只是一个混沌的空壳,只能夸耀它的窍凿之存在。

赏析:

苏轼这首《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一》,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对雪浪石的描写,赞美了其坚贞不屈的品质。全词以雪浪石为中心意象,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峥嵘突兀”的姿态,并以此比喻人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上阕写雪浪石的形象特点,下阕则借物喻人,抒发感慨。

雪浪石是一块形如雪的石头,表面光洁如玉,质地坚硬如钢。此句为全词定调,突出了雪浪石的特点。

第二句“屹然不动谁如尊”,意思是雪浪石巍然矗立,犹如一座高山,无人能比肩。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雪浪石比喻成高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其雄伟壮丽的景象。

第三句“岂知胸中皦十日”,意为雪浪石的内心世界清澈明亮,如同白日一般光明磊落。这里的“胸中”指的是雪浪石的内在品质,“皦十日”则是指雪浪石内心的纯净无暇。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的内心世界如此纯洁明亮,让人无法与之相比。

第四句“顾盼不接无重昏”,意思是雪浪石的目光犀利锐利,仿佛能看到未来的黑暗。这里的“顾盼”指的是目光转动的意思,“无重昏”则是指看不到未来的黑暗。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的目光犀利锐利,能够洞察一切真相,让人无法欺骗。

第五句“东观海市俯弱水”,意为雪浪石俯瞰东方大海中的小岛,如同俯视弱水一般。这里的“东观”指的是俯瞰东方的意思,“海市”则是海上的小岛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俯瞰东方大海中的小岛,如同俯视弱水一般,展现出其宽广的视野和胸怀。

第六句“南登赤壁凌江村”,意为雪浪石攀登南方的赤壁山,越过江村。这里的“南登”指的是攀爬南方的赤壁山的意思,“赤壁”则是赤壁山上的名字。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攀登南方的赤壁山,越过江村,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七句“斯文未丧天岂远”,“斯文”指的是文化知识或者文明礼仪的意思,“天”则是指自然界或者宇宙空间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斯文已经被破坏,但是天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很远,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文明的信心和期待。

第八句“出没狐鼠徒千门”,意为雪浪石的出现和消失就像是狐狸和老鼠在千门之间穿梭一样。这里的“出没”指的是出现和消失的意思,“狐鼠”则是狐狸和老鼠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的出现和消失就像是狐狸和老鼠在千门之间穿梭一样,暗示了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的哲理。

第九句“纶巾羽扇晚自得”,意为雪浪石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享受着傍晚的宁静时光。这里的“纶巾”指的是一种古代官员的头饰,“羽扇”则是手持的扇子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享受着傍晚的宁静时光,展现出其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第十句“已闻漠北几亡魂”,意为雪浪石听到沙漠以北已经有许多亡魂在哀嚎。这里的“漠北”指的是沙漠以北的地方,“亡魂”则是死去的灵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听到沙漠以北已经有许多亡魂在哀嚎,表现出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第十一句“由来好趣入造化”,意为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探究自然的规律并融入了大自然之中。这里的“好趣”指的是喜欢探究的意思,“造化”则是自然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探究自然的规律并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第十二句“地灵特出云涛根”,“地灵”指的是大地的灵气,“云涛根”则是指云和海浪的根基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大地的灵气特别深厚并且扎根在云和海浪的根基之中。这里的“地灵”和“云涛根”都是比喻表达手法,用来赞美雪浪石与大地的关系密切,以及其坚韧不屈的品质。

第十三句“生平到处苦再历”,意为雪浪石一生经历各种艰难困苦。这里的“再历”指的是经历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一生经历各种艰难困苦。这一句表达了雪浪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十四句“隐隐似有屐齿痕”,意为雪浪石上留下了无数人的脚印。这里的“屐齿痕”指的是鞋子走过的痕迹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上留下了无数人的脚印,暗示了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迁。

第十五句“玻璃镜里万象发”,“玻璃镜”指的是透明的镜子的意思,“万象发”则是万物开始生长、繁盛的意思。这里的“万象”泛指所有事物,“发”则是生长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上的玻璃镜可以反映出万物开始生长、繁盛的景象。这里的镜子是象征性的东西,代表观察者的视角和心境。

第十六句“金粟堂中千偈论”,“金粟堂”是指佛教禅宗寺庙的意思,“千偈”指的是一千卷佛经的意思。这里的“千偈”也是比喻表达手法,用来形容雪浪石上佛教文化的积淀和繁荣。整句的意思是说,雪浪石上的金粟堂中充满了一千卷佛经的讨论和研究,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

第十七句“会须白玉漱寒水”,意为雪浪石需要用白玉清洗才能保持其纯洁无瑕。这里的“白玉”指的是珍贵的玉石的意思,“漱”则是清洗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为了保持雪浪石的纯洁无瑕,需要用珍贵的玉石将其清洗干净。

第十八句“更借落月倾金盆”,“落月”指的是月亮落下的样子,“金盆”则是盛放金属物品的器皿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为了清洗雪浪石上的污垢和杂质,还需要借用月亮的力量倾泻出金子般的光辉。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月亮以人格化的特征,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力量。

第十九句“咄嗟菱溪成底物”,“菱溪”指的是小溪的意思,“底物”指的是东西的表面意思。这里的“咄嗟”是形容迅速完成的动作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只需要轻轻一声呼唤就能够将菱溪变成某种物品的表面。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变化多端、神秘莫测的特性的赞叹之情。

第二十句“混沌空夸窍凿存”,“混沌”指的是模糊不清、不明确的状态,“窍凿”指的是孔洞或凿子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虽然雪浪石的变化多端、神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