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僻懒慢久,烦喧厌入耳。
过客吐新谈,意况殊不美。
火炎几车薪,难救一杯水。
但坐问邻醅,馀事莫挂齿。
【注释】
“出门”:走出门。
“其二”:第二首诗。
“静僻懒慢久”:安静而偏僻,懒散而缓慢。
“烦喧厌入耳”:嘈杂喧闹讨厌传入耳朵。
“过客吐新谈”:路过的人讲新话。
“意况殊不美”:意思和处境很不好。
“火炎几车薪”:大火烧到连车都烧了。
“难救一杯水”:难以拯救一杯水。
“但坐问邻醅(pí)”:只能坐着询问旁边的酒。
“馀事莫挂齿”:其余的事情不要挂在心上。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厌倦了烦喧、厌倦了世事而隐居山林的生活。
“出门 其二”是第一句,起兴;第二句,承上启下;第三句,过渡;第四句,转折;第五句,点题;最后两句写自己隐居的生活态度。
此诗以“出门”为题,却并不描写出门后的情景,而是通过开门后的一系列动作来表现诗人的心境:
开头两句“静僻懒慢久,烦喧厌入耳”,诗人开门后,首先听到的是外面喧嚣的噪声,这使他厌恶至极。接着又看到“过客吐新谈”,他更不耐烦听这些新谈,觉得与自己毫无关系。
中间两句“过客吐新谈,意况殊不美”,写诗人听了这些与己无关的新谈之后的心情。这里用一个“厌”字,将诗人闭门不出的原因表达得非常明白。
“火炎几车薪,难救一杯水”,诗人在门外看到火势很猛,连几辆车上的柴草都烧完了,但一桶水也救不了火,这进一步说明诗人闭门不出是有道理的。
“但坐问邻醅(pí),馀事莫挂齿。”最后两句说,只好坐下来问邻居有没有酒,其他的事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此诗语言平白如话,但却十分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