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
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注释:
狭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
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译文:
狭小的天地间,辛勤编写隐居的篇章。
应该住在小有洞,几次见到大椿年。
庵废弃了,云埋住了谷口,琴已经失去了声音,泉水还在流动。
至理之言曾经领悟过君主,抱着这些可以升上天空。
赏析:
贺兰先生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朋友,他写这首诗时韩愈正在做节度使王汉忠的幕僚。韩愈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与王汉忠交往甚密,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狭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我们努力地编写着关于隐居的诗篇。这里的“区中”是指狭小的空间,“殷勤”则表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往。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像小有洞那样安身立命,才能看到如大椿树般长寿的人生。这里的“小有洞”指的是一种修行之地,而“大椿树”则是传说中的长寿之树,用来比喻人生的长久。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这两句的意思是:庵被废弃,云朵覆盖了山谷,琴的声音消失了,只有泉水仍在流淌。这里的“庵”是古代修行者的住所,而“云埋谷”则形容庵被废弃的景象,暗示着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而“琴亡声在泉”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之美的怀念和赞美。
“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这两句的意思是:最深刻的言论曾经领悟过君主,带着这些去追求真理,就能达到天堂。这里的“至言”指的是最深刻、最有智慧的言论,“主”则是指君主或真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他也鼓励人们要追求真理,不要沉溺于世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