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交相映,江空净客衣。
孤光凌象纬,倒影射窗扉。
宿鸟依林动,流萤逐暗飞。
兴来随杖履,难下董生帷。

【注释】

八月十六夜: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古人以十五日为中元节。江边对月:江畔对着明月。

水月交相映:水面上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互相辉映。

孤光凌象纬:月亮独自高高地照临着星宿。

象纬: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倒影射窗扉:月亮倒映在窗户上。

流萤:飘浮不定的光点,即萤火虫。

董生帷:指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文学家,因《汉书·董仲舒传》中有《士不遇赋》,故后人称他为董生。

【赏析】

此为观月抒怀之作。诗写中秋之夜,面对皓月当空,不禁想起古人,于是写下了这首《江上对月有怀》。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看到月光与江水互照,江面空阔,洗涤了客衣之尘,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净”是洗净的意思;“客衣”,指游子的衣服。

第三句,写月光皎洁,直透星宿,诗人不禁想到古人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是何等美妙的景象!

第四句“孤光”承上启下。“凌”,高出;“象”、“纬”,都是天体运行的星座。诗人用“凌”字表现月亮高悬天空的形象,用“象纬”二字形容月光照亮夜空,令人赏心悦目。

第五句写月亮倒映在窗扉上,使窗户也似乎闪烁起来了。这是一幅优美的月夜景致图。

第六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看到江面上漂动的野鸟,联想到古人所说的“鱼鳖不可胜食”,便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第七句写萤火虫飞舞,暗喻诗人心中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说,兴之所至,就拄着拐杖漫步,不知不觉地走出了家门。

全诗意境清幽,情景交融,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