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棹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桐庐行》

发桐庐,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棹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注释:

  1. 发桐庐:指出发前往桐庐。
  2. 江尽溪流合:形容江边水流汇聚的情景。
  3. 行舟落照催:形容夕阳西下,船在江面上行进,被落日余晖催促着前进。
  4. 棹歌来月浦:指划船的人唱着船歌,来到月光下的河边。
  5. 帆影上风桅:指帆船的帆影映在风中摇曳,形成美丽的画面。
  6. 路转山容改:形容道路曲折,山形地貌也随之改变。
  7. 潮平水色回:指潮水上涨时,水面平静,倒影中的景色也显得美丽。
  8. 兵戈满天下:形容战争持续不断,到处都是战争的景象。
  9. 飘泊壮心摧:形容在外漂泊,心中充满壮志但最终被现实所摧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作。诗人以“发桐庐”为起点,通过对沿途景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战争和漂泊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