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竹柏阴,得之近亭午。
兹轩揖朝暾,精色快先睹。
蒙蒙勒花春,十日九风雨。
羲和为返旆,照我衣上缕。
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晞阳轩》。
全诗如下:
晞阳轩
山高竹柏阴,得之近亭午。
兹轩揖朝暾,精色快先睹。
蒙蒙勒花春,十日九风雨。
羲和为返旆,照我衣上缕。
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
注释:
晞阳轩:指位于山顶上的轩窗。轩:建筑的廊房。阳:太阳。
山高竹柏阴:意思是山上的树木丛生,遮蔽了阳光。山高:指山的高度很高。竹柏:指山上的竹子和柏树。阴:遮蔽。
得之近亭午:意思是站在山巅,能够欣赏到太阳正午的光芒。得之:得到它。亭午:正午时分,即中午时分。
兹轩揖朝暾:指站在山顶上,能够欣赏到太阳初升时的光芒。兹轩:此处的轩。揖:迎,迎接。朝暾:早晨的阳光。
精色快先睹:意思是阳光的颜色明亮,能够让人第一时间看到。精色:明亮的颜色。快:快速。先睹:第一时间看到。
蒙茸勒花春:意思是山上的草木覆盖着花朵,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周围。蒙茸:茂盛的样子。勒花:覆盖着花朵。春:春季。
十日九风雨:意思是十天中有九天都下着雨。十日:指十天的时间。九风雨:九次下雨。
羲和为返旆:羲和,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神。返旆,返回的旗帜。这里指太阳下山。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返旆:返回的旗帜。
照我衣上缕:意思是太阳的光芒照射在我的身上,就像一缕光线。照:照射。我衣上缕:我的衣物上仿佛有光芒。缕:细长的线。
眩然九阳游:意思是在阳光下游览,感到眼花缭乱。眩然:形容眼花缭乱的样子。九阳:指太阳,九阳指的是太阳的九个部分或九个方面。
谁云在环堵:意思是谁说我身居狭小的空间里?环堵:指四面墙环绕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在一次游览黄山时所写,描绘了他在山顶上观赏日出的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山高竹柏阴,得之近亭午”开篇,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山下的景色。这里的“山高”,既指山的高度,也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的视野开阔;“竹柏阴”则描绘了山下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柏树,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兹轩揖朝暾,精色快先睹”两句,表达了他对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兹轩”指的是诗人所在的轩窗,“揖”则是迎接的意思,“朝暾”则是早晨的阳光,整句的意思是站在高处的轩窗里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那种明艳的色彩让人第一时间就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诗人描绘了山上的景色:”蒙蒙勒花春,十日九风雨”。这里的“蒙蒙”,形容山上的草木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勒花”则是指覆盖着花朵的景象,整个诗句传达出春日里山上花草的繁盛景象,以及持续不断的雨水给山林带来的变化。
诗人以”羲和为返旆,照我衣上缕”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羲和”是指传说中的驾驭太阳的神,“返旆”则是返回的旗帜,整句的意思是太阳下山时,那光辉如同一面返旆,照亮了诗人的衣服,让他仿佛感受到了太阳的光芒。
诗人以”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收尾,表达了他对于自己身居狭小空间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黄山日出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