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覆苍鼎,一涧走青蛇。
檀峦众好树,密护如来家。
当年契禅人,虎御穿云霞。
真踪久不昧,殿阁峨金沙。
我来风雨秋,脚踏缤纷华。
松窗历高下,石磴缘攲斜。
境静心自远,山穷兴徒赊。
归辔不可留,哀猿响清笳。

大宁寺

三山覆苍鼎,一涧走青蛇。

檀峦众好树,密护如来家。

当年契禅人,虎御穿云霞。

真踪久不昧,殿阁峨金沙。

我来风雨秋,脚踏缤纷华。

松窗历高下,石磴缘攲斜。

境静心自远,山穷兴徒赊。

归辔不可留,哀猿响清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宁寺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周围的山水之美,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句“三山覆苍鼎”,用“三山”比喻寺庙周围的群山,形象地描绘出寺庙所处的地理环境。接着,“一涧走青蛇”,将清澈的小溪比作游动的青蛇,生动地表现了小溪的蜿蜒曲折。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诗句中,“檀峦众好树,密护如来家。”运用拟人化手法,将树木比作守护如来家的卫士,形象地表达了树木对寺庙的守护作用,同时也展现了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当年契禅人,虎御穿云霞。”则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崇高地位。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寺庙的崇敬之情,也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内涵。

进入寺庙内部,“真踪久不昧,殿阁峨金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建筑艺术的赞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古建筑的珍视之心。接下来,诗人以“我来风雨秋,脚踏缤纷华。”开始描绘自己来到寺庙时的场景,“风雨秋”暗示了季节的特点,而“脚踏缤纷华”则形容了寺庙周围的美丽景色。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寺庙内部的游览过程中,诗人“松窗历高下,石磴缘攲斜。”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现了寺庙内幽静而优美的环境。这里的“松窗”、“石磴”都是寺庙内的常见元素,而“高下”、“欹斜”则描绘了它们在寺庙中的布局和形态。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寺庙细节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他对寺庙空间的利用和设计的智慧。

“境静心自远,山穷兴徒赊。”表达了诗人在寺庙内所体验到的心灵的宁静与深远。这里的“境静”、“心自远”强调了心灵自由的境界,而“山穷兴徒赊”则意味着当心境达到极点时,新的灵感和体验也会随之而来。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最后一句“归辔不可留,哀猿响清笳。”则是诗人在游览结束之时的感受。这里的“归辔”指的是归途,而“哀猿响清笳”则描绘了鸟儿哀鸣的声音以及悠扬的笳声。这两句诗不仅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也增添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寺庙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内心的感慨。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欣赏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