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眸泓铁面,跣足衲悬鹑。
数日蒲团定,一如泥塑人。
施钱随散掷,忍辱已忘嗔。
丁字何曾识,拈提话转新。

【注释】

碧眸:指眼色如碧。泓:深。铁面:形容面容严肃,不苟言笑,似铁一般坚硬。跣足:赤脚。衲悬鹑:指僧人的僧衣破烂不堪。数日:几天。蒲团:佛教徒坐禅时用的圆形草垫子。定:静心修行。施钱:施舍钱财。施与布施,以资救济贫苦。随散掷:随意施舍。忍辱:忍受耻辱。已忘嗔:已经忘记了愤怒。丁字:指汉字“丁”,字形像两个交叉的横线。拈提:即提拿、提挈,意谓提起。转新:转变新观念。

【赏析】

《悼花首湛长老二首》,是诗人于公元80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冬至次年(公元803年初)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作者对这位湛公和尚生活作风及其精神境界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此诗前两句为全诗之纲,写湛公和尚的外貌、服饰、行为,以及他的修行功夫,表现了他高僧大德的形象。“碧眸”是说湛公和尚的眼珠子像碧绿的水晶一样晶莹透亮;“铁面”是形容他的脸色像铁一样严肃;“跣足”是说他光着脚丫;“衲悬鹑”则是说他的衣服破烂得像一只鸟雀一样,连一件像样的僧袍都没有。后两句通过写湛公和尚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的高风亮节。“施钱随散掷”是他随手给乞丐们散些钱,“忍辱已忘嗔”是他忍受了屈辱而没有动怒。最后两句写湛公和尚的学问,他虽然不知道“丁”字怎么写,却能拈提起来谈古论今、变化自如,说明他学富五车,博学多闻。

湛公和尚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诗人抓住了湛公和尚的几件主要事迹来刻画,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高僧的形象。同时,诗人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也注重了抓住关键的细节来加以描绘,使整个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更富有动感。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开阔。它不仅写出了湛公和尚的形象,而且写出了湛公和尚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他高洁的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