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公相比作相如,才即无馀幸有馀。
但愿遍观蓬阁史,何曾归著茂陵书。
已惭谕蜀词章劣,仍恨游梁价望疏。
惟爱一琴犹颇似,卓文君又耻同居。

劳公相比作相如,才即无馀幸有馀。

但愿遍观蓬阁史,何曾归著茂陵书。

【注释】劳公:指汉赋家司马相如。比,比喻。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汉武帝时为郎官,以文赋著名。幸,有幸。

【赏析】本首诗前两句写自己与司马相如的比较。说“劳公”是“比”,意思是想以司马相如自况;说“相如”是“作”,则表示自谦,说自己不如司马相如。说自己“才即无馀”,意思是说自己才气没有多余之处,而司马相如则“幸有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谦虚的美德,同时也显示了诗人高超的才华。后两句写自己的抱负,意思是说希望看到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名篇《子虚赋》之类的著作,但只希望看过《子虚赋》,而不希望自己能够著成这样的作品。最后两句是说“已惭谕蜀词章劣,仍恨游梁价望疏。”意思是惭愧自己给刘禅所写的《谕蜀表》,写得很差劲,又恨自己不能像司马相如那样得到武帝的赏识。

但愿遍观蓬阁史,何曾归著茂陵书。

【注释】蓬阁:指汉代董仲舒所居之宅,在长安城中。蓬阁史:泛指汉代的史书。茂陵书:《汉书·司马迁传》载,司马迁著《史记》,完成之后将全书献给了汉武帝,但未被采纳。后来,有人盗写了他的《史记》献给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其内容与司马迁所著相同,就将其烧掉了。茂陵书,即指司马迁的著作。这里用董仲舒、司马迁两位历史人物作为典故,表示自己对文学成就不高的不满,同时又表示自己要写出像董仲舒、司马迁这样的历史著作。

【赏析】此诗前两句是说,希望看到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子虚赋》,希望看到像董仲舒那样的历史著作。后两句是说,自己不敢自满,更不敢自卑。因为自己虽然不能像司马相如那样写出《子虚赋》这样的名篇,但是,自己也要写像司马相如、董仲舒这样的历史著作。

但愿遍观蓬阁史,何曾归著茂陵书。

【译文】希望能看到像司马相如、董仲舒那样的历史著作,但自己却不敢写像《子虚赋》、《史记》。

【赏析】本首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自己才能的看法。诗人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像司马相如那样写出《子虚赋》,但是自己也能写出像司马相如、董仲舒那样的名篇。后两句则写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评价,认为只有像司马相如、董仲舒这样的历史著作,自己才不敢去写。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据王琦先生考证,当系唐代人张籍所作。张籍(766—830),字文昌,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唐代诗人,与韩愈、孟郊并称“唐三李”。这首诗大约写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当时张籍正在长安做官。

这首诗的意思是:希望你能看到像司马相如那样的作品,希望你能看到像董仲舒那样的历史著作,但是我却不敢自比司马相如和董仲舒,不敢自命能写出像他们的名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