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翠色云分岭,井底泉声瀑落崖。
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
野猿有果频窥槛,山鸟无人忽下阶。
好是鲁儒争就学,不辞千里过江淮。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墙头翠色云分岭,井底泉声瀑落崖。

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

野猿有果频窥槛,山鸟无人忽下阶。

好是鲁儒争就学,不辞千里过江淮。

注释:

1、题:题写,指为书院所写诗文。鲁儒:指孔子,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学者。

2、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位于义门,即今安徽宣城,是明代著名的学术重镇和文人聚集之地。书院内有华林堂、讲堂、斋房等建筑,是当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译文:
在高高的围墙上,绿色的树木与远处的山峰相映成趣,如同云朵飘散在空中。井底的泉水潺潺流淌,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落入山下的峡谷中。每天在讲台前聆听学者们的谈论和讨论,可以看到他们手中拿着竹简和木牌记录下所学知识。在野外的猴子经常窥视着栏杆,鸟儿也偶尔会飞落到台阶上。这里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学习,甚至有人不远千里来到此地求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的美丽景象和学者们勤学苦练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书院周围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书院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之美。同时,通过对学者们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者们对知识的热爱。此外,诗中还通过描述野猿和山鸟的行为,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书院之中,感受学者们的学习和生活。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书院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