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烂漫如冶容,颇讶陡然春色浓。
那知忽作三尺雪,草木洗尽群芳空。
六英飘舞片片好,谁与刻削嗟神工。
溪山恍在玉壶里,楼观飞出瑶台中。
却怜极目皆皓素,不复零落伤残红。
幽人栩栩应梦蝶,落絮漠漠方黏蜂。
虚堂兀坐清入骨,欲期汗漫游鸿蒙。
剡溪访戴久寂寞,安得一御泠然风。
年来端恐诗道穷,幸予佳句时争锋。
客愁已剧更赋雪,半夜吟苦天地白。
【注释】
次韵志宏见示春雪长句:次第作诗,和志宏的《春雪长句》。次韵:用原诗的韵脚写自己的诗。见示:收到别人的作品,请人指教。春雪长句:春雪长的诗。
百花烂漫如冶容,颇讶陡然春色浓。
那知忽作三尺雪,草木洗尽群芳空。
六英飘舞片片好,谁与刻削嗟神工。
溪山恍在玉壶里,楼观飞出瑶台中。
却怜极目皆皓素,不复零落伤残红。
幽人栩栩应梦蝶,落絮漠漠方黏蜂。
虚堂兀坐清入骨,欲期汗漫游鸿蒙。
剡溪访戴久寂寞,安得一御泠然风。
年来端恐诗道穷,幸予佳句时争锋。
客愁已剧更赋雪,半夜吟苦天地白。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之作。诗人以炼字琢句的功力,把雪景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赏心悦目,读来如临其境。
首联“百花烂漫如冶容”二句:诗人从春天的百花中看到了白雪,于是想到大雪纷纷,使百花都失去了颜色,一片洁白。这两句诗,是说白雪给百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衣裳。“百花”即指上文所说的“百花烂漫”,这里指冬天的百花。“冶容”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化妆方法,指女子梳妆打扮后的容颜。“骤作”指骤然降下。
颔联“那知忽作三尺雪”二句:诗人从百花凋落联想到大雪纷纷降落,使草木都变得光秃秃,没有一点生机。这两句诗意是说,人们不知道大雪突然降临,使万物都失去了生机。“尺雪”即指下文的“三尺雪”。
颈联“六英飘舞片片好”二句:诗人从草木光秃秃联想到雪花飘飘洒洒,像六种颜色的花一样美丽,令人陶醉。这两句诗意是说,雪花像六种颜色的花一样美丽,使人眼花缭乱。“六英”即指下文的“六英飘舞”。
末联“寒山恍在玉壶里”二句:诗人从草木光秃秃联想到高山耸立在清澈的水里,好像在玉壶中一样。这两句诗意是说,雪山在清澈的水中显得高耸入云,好像在玉壶中一样。这两句诗的意境十分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尾联“却怜极目皆皓素”二句:诗人从雪山光秃秃联想到远处的景色,都是白色的,没有了绿色。这两句诗意是说,远方的景色都是白色,没有人烟。“皓素”指白色的雪。这里的“皓素”是指山上的雪光闪闪发光,像白色的绸缎一样。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自述: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欣赏雪景,觉得这种美景只有仙人才能欣赏得到,而自己只能远远地欣赏,不能靠近去看。诗人感到有点孤独和寂寞。
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把自然景物写得活灵活现,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夸张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