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畴昔抱痴顽,不惯黄埃日跨鞍。
荒径露沾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还有田园得归去,谁能俯首缚微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词的背诵、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偶成”要求写出诗句的注释和赏析,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然后要结合注释,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方面,注意抓关键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形式方面,注意从构思、手法、语言等方面分析。同时要注意不要遗漏题目所给的要求。

“自怜”是第一句,“畴昔”,过去的时候。“抱痴顽”是说自己过去很天真,有一颗童心,没有世故。“不惯黄埃日跨鞍”是说不喜欢尘世的纷扰而骑马,“黄埃”指尘土。“日跨鞍”是说天天骑在马上。“荒径露沾旗尾润”是说荒郊小路上,露水打湿了马尾。“幽窗尘锁笔头乾”是说幽静的窗户里,笔被书页上的灰尘封住。“半林残照人烟晚”,傍晚的树林,只有稀疏的人影。“一笛秋风雁影寒”是说秋天的傍晚,一只大雁飞过,发出凄凉的鸣叫声。“还有田园得归去”,我还有田园可以归去,“归去”,回家。这两句是说自己还有田园可以回去。“谁能俯首缚微官”,谁能低头屈服于微小的官职?“俯首”就是低头,屈服的意思。

【答案】

①自怜:自己怜悯自己,对自己感到怜惜。②畴昔:往日,过去的时候。③抱痴顽:抱着一颗纯真的心,没有世故之心。④不惯:不喜欢,不习惯,不乐意。⑤黄埃:尘土。⑥日跨鞍:每天骑马赶路。⑦荒径:荒凉的小道。⑧沾:沾上。⑨旗尾:马尾。⑩幽窗:幽静的窗户。⑪尘锁:被书页上的灰尘封住。⑫半林:树林的一半,一半树林,即树林中的一片空地或树木稀疏的地方。⑬残照:傍晚的余晖,落日的余光。⑭人烟:人迹。⑮一笛:吹笛声,此处指笛声。⑯秋:秋季。⑰微官:微薄的官职。⑱归去:返回。⑲俯首:低头,屈服,屈服于权贵。

译文:

曾经拥有一颗纯真的心,不习惯尘埃满地的日子,每天骑着马奔驰在道路上,荒郊小路的露水沾湿了马尾。幽静的屋子被书页上的灰尘所封锁,笔被书页上的灰尘封住,笔尖已经干枯。半树林间的落日余辉映红了人烟,一只孤鸿划过天空,留下长长的影子,秋天的傍晚吹来一阵凄厉的风,吹散了大雁南归的身影。如今我还有田园可以回归,谁能低头屈服于微小的官职。

赏析:

此为诗人晚年退归故乡时所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在仕途中屡遭打击后,仍然保持一种高洁、超然的心态,对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表示强烈的不满,并流露出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