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色旌旗薄,边声鼓角喧。
三军正悲愤,中国固雄尊。
障戍争襟险,朝廷护本根。
古来挟策者,谈笑整乾坤。

【注释】

  1. 塞色:指边塞的颜色。旌旗,古代军用旗帜。
  2. 边声鼓角:指边疆上的声音和鼓角声。
  3. 三军:这里泛指军队。
  4. 中国:中原地区。
  5. 障戍:边防哨所。
  6. 挟策者:指那些手握权术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反映时事、抒发感慨的诗。诗人以“书事”为题,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首联:“塞色旌旗薄,边声鼓角喧。”描绘了边塞战场的景象:旌旗稀疏,烽火四起,战鼓震天。这既是对战争的直接描述,又暗含了诗人对国家的忧患意识。
    颔联:“三军正悲愤,中国固雄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三军将士正因国破家亡而悲痛欲绝,而国家却仍然雄壮威严。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颈联:“障戍争襟险,朝廷护本根。”描绘了边防将士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奋战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朝廷的腐败无能。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尾联:“古来挟策者,谈笑整乾坤。”借用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期望:希望那些手握权术的人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重整乾坤。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混乱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