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动少年意,如今推达尊。
何人窥畛域,投老见根源。
草没碑无字,林深木有孙。
只须说廉蔺,犹足褫谀魂。
【注释】
谒无尽墓:祭拜无尽公的坟墓。
飞动少年意:指年轻的时候有奋发向上的志向。
推达尊:推崇、尊重。
何人窥畛域:是谁能够洞察事物的界限?
投老见根源:到了晚年,才看清事情的根本。
草没碑无字:墓碑上的字被草木淹没了,没有留下文字。
林深木有孙:树林深处没有树木,没有子孙后代。
说廉蔺:讲述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无尽公的崇敬之情。无尽公,名不详,为唐代名相裴休的族兄,曾任尚书右仆射等职。诗中表达了对无尽公的敬仰之情。
首联“飞动少年意,如今推达尊”。这是诗人回忆年轻时,怀有雄心壮志,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而如今,他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坚持推重贤人。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无尽公的尊敬之情。
颔联“何人窥畛域,投老见根源”。“畛域”,指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范围;“根源”,比喻事物的根本。诗人在这里感叹,只有无尽公这样的大贤才能洞察事物的界限,看清事情的根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无尽公的高度赞赏。
颈联“草没碑无字,林深木有孙”。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描绘无尽公的功绩。无尽公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岁月荏苒,他的事迹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无尽公的墓地却依然存在,成为后人瞻仰的圣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无尽公的敬仰之情,又揭示了无尽的功绩永载史书的事实。
尾联“只须说廉蔺,犹足褫谀魂”。诗人用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来表达他对无尽公的崇敬之情。廉颇和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们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诗人认为,只要听到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就能够让人摆脱阿谀奉承的风气,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无尽公的崇敬之情,又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