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原名屠滽,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41,卒于公元1512
明浙江鄞县人,字朝宗,号丹山。
成化二年进士。
授御史。
巡按四川湖广,所至有政绩。
累迁吏部尚书。
爱惜人才,斥抑侥幸。
弘治十二年,重建清宁宫成,诏许乌斯藏僧入宫庆祝。
滽再疏谏止。
武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掌都察院事。
后以忤刘瑾,致仕。
卒谥襄惠。
生卒年:1441-1512
朝宗,原名屠滽,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41,卒于公元1512
明浙江鄞县人,字朝宗,号丹山。
成化二年进士。
授御史。
巡按四川湖广,所至有政绩。
累迁吏部尚书。
爱惜人才,斥抑侥幸。
弘治十二年,重建清宁宫成,诏许乌斯藏僧入宫庆祝。
滽再疏谏止。
武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掌都察院事。
后以忤刘瑾,致仕。
卒谥襄惠。
生卒年:1441-1512
诗句:有客乘槎到西域,携将佳种归中国。 译文:有位客人乘坐着木筏到达了西域,带着一些珍贵的植物种子回到中国。 注释:“有客乘槎”是说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乘槎”是一种木筏,“到西域”是指到达西域这个地方,“佳种”指的是珍贵的植物种子。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远方的客人带着珍贵的植物种子回到中国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这位客人和他所带回的珍贵植物种子的描绘
题涵碧亭 一池新水碧于苔,构造得幽亭傍水开。 六月不知天有暑,四时长喜地无埃。 倚栏下看星芒转,卷幔先迎山翠来。 何用别求仙药去,此中风景即蓬莱。 注释: 1. 一池新水碧于苔:指池塘的水像新苔一样清澈透明。 2. 构建得幽亭傍水开:指建造了一个幽静的亭子,靠近水边开放。 3. 六月不知天有暑:指在六月的时候,因为水的清凉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 4. 四时长喜地无埃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陈鹤所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远见太行耸翠鬟,马蹄穿过万重山。 - 注释:远处看到太行山脉如同翠绿色的发鬓一般高耸入云,我骑马穿越了层层叠叠的重重山岭。 -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图,以"翠鬟"喻指太行山脉的连绵起伏,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惊叹之情。 2. 几家楼阁寒云里,十里城垣夕照间。 - 注释:在云雾缭绕之中可见几座楼阁隐约可见
上巳日漫作 和风晴日正宜春,碧柳红桃得得新。 老谢韨除何故事,健追行乐有闲身。 注释:上巳节是春天的时候,和风和晴朗的天气正是赏花的好时候,碧绿的杨柳和鲜红的桃花显得非常新鲜。 老谢指的是晋代的谢安,他曾经在上巳节的时候去游玩,但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被免职,不再担任官职。这里的“韨”指的就是谢安的衣服。 健追行乐有闲身:这里的意思是说,我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能够追随着自己的兴趣去玩乐,享受生活。
注释: 玉带、朱衣、鹤明,都是形容王冢宰的高贵身份和尊贵形象。夕阳林下寄长生,表示他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秋凉春暖筋骸健,雨后晨初意思清,描绘了王冢宰在春秋季节的身体健康,以及他在雨后清晨时的心情。 荫树一编依卧鹿,傍花三酌趁啼莺,描写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以及他在饮酒赏花时心情舒畅的样子。 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遥享太平,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执着追求
注释: 昔年曾擅笔中花,载酒诗成句句佳。 到处奚囊堆绮绣,有时出语带烟霞。 曹刘墙短通三昧,李杜坛高共一家。 瑟缩寒童过桥日,几多词客尽惊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寿星沈石田先生八十华诞的七律。全诗从寿辰的喜庆氛围写起,以回忆昔日的才华横溢,接着描绘了寿星在宴会上的情景,最后表达了对寿星的敬仰之情
解嘲诗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𥘯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注释】 1. 秋夜卧病:秋天的夜晚,卧病不起。 2. 疏灯风满堂:指室内外一片昏暗,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 3. 呻吟聊复对蛩皦(jiao):呻吟是病痛的声音,蛩皦是蟋蟀叫声。聊复是对蟋蟀叫声表示无奈,因为无法入睡。 4. 老人衣服秋偏早:老人的衣服比一般人都要早穿,说明他的体弱多病。 5. 客有遗蓍因习卦:客人送来蓍草,让我用蓍草来占卜。 6. 家无储药且看方:家里的药已经用完
【注释】 独坐树根:独自坐在树下。 清风满袖作微吟:清凉的风拂在袖子上,好像能发出细微的吟声。 日阁远山还未沉:太阳高挂在远方的山梁上,还没有落下。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的七绝。全诗以“清”为主调,以“闲”为基调,通过诗人的主观感情,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独坐树根无一事”,是说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树底下,什么也没有想
解嘲诗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子野,号横崖。 安南国王裔,先世于永乐中避黎氏之叛来奔,遂家金陵。 嘉靖举人,谒选知奉新县,调宁乡,到任三阅月,即谢病归。 与盛时泰辈结青溪社,于桃叶渡附近起邀笛阁,招延名士,文酒觞咏,盛极一时。 博学工文,亦工书画,尤善画竹,有《陈子野集》。 生卒年:?-
明河间府故城人,字天禄,号东田。 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 万贵妃弟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 又劾汪直违恣罪。 弘治五年任大理右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 劾罢贪婪老耄之总兵官马仪,禁止官吏私役兵士。 武宗即位,起抚辽东,入为兵部左右侍郎。 以拒宦官刘瑾党羽冒功,下狱押充官役,斥为民。 瑾诛,起抚大同。 以杨一清荐,为右都御史提督军务,率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事。 中锡虽有时望,实不知兵
袁昌祚是明代的诗人。 袁昌祚,字茂文,号莞沙,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的原名是袁炳。他后来在隆庆五年(1571年)中进士,并被授以左州知州、户部云南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和四川布政参议等职。他以其卓越的政绩和诗文才华闻名于世。 袁昌祚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诗歌作品虽未流传至今,但据史书记载,他在科举考试中因第五策试文超出格式,而落第。然而,其文却传诵一时